區塊鏈技術的興起和流行起源于
比特幣數字貨幣系統。與云計算、大數據、
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一樣,
區塊鏈技術并不是全新創造出來的單一信息技術,而是基于現有信息技術的積累,加以組合創新,從而呈現出一些新的技術和業務特性。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目前,區塊鏈技術逐漸受到大型機構和政府的重視,被認為是徹底改變現有業務運作方式的重大突破性技術。
由于區塊鏈去中心和去中介的特性,再加上其智能合約機制與現代商業各交易方通過協商和執行合約的交易過程非常契合,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管理合約,并確保合約的順利執行。同時,區塊鏈本質上可以認為是一個資本流動和價值交換的載體。以上兩個特性能使現有社會和企業的運行產生很大的改變,甚至導致未來經濟格局的變化。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作為下一代價值互聯網的基石,區塊鏈領域已然成為全球信息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變革的主導力量。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流通分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底,國內大宗商品類電子交易市場有1231家。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有待完善的情況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迅猛,但行業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例如,
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操縱市場、篡改交易數據,導致全國20多萬投資者480億元資金去向不明。再如“
上海鋼貿業崩塌”事件,就是由于倉單信息不準確、一單多押、貨不對單所引發的。結合區塊鏈去中心化、去信任等技術特點來看,在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探索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模式和系統,可以大幅減少可疑交易,降低監管成本,促進市場協同發展。這對于確保大宗商品交易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一)區塊鏈提高交易透明度
大宗交易平臺交易環節的透明度,一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每筆大宗商品交易都涉及到多個參與方。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中買賣雙方為避免權益遭受損失,在很多時候存在交易信息保密的需要。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參與方之間交易信息的共享,同時這些交易信息在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上的歷史記錄都是隨時可查驗的。只須對上傳到區塊鏈的交易數據進行適當加密,做好解密密鑰的管理工作就可以滿足上述保密要求。借助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數據不可篡改等特性,從技術上杜絕交易所篡改交易數據等違規行為。諸如昆明泛亞有色金屬等類似事件也不再可能發生。如果把商品物流過程中的倉單等信息寫入區塊鏈,供第三方隨時查詢區塊鏈進行監督,便能有效提高倉單信息的準確性。由于信息不公開、倉單重復質押引發的“上海鋼貿業崩塌”等事件,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推廣都將畫下休止符。
(二)更便于監管的分布式系統架構
以往以商品交易所為中心的系統架構下,如果商品交易所的服務器出現問題,相關的交易業務流程都會中斷。區塊鏈系統減少了對中央服務器的依賴:任何單一區塊鏈節點出現問題,都不會影響整個區塊鏈系統的正常運轉。因為區塊鏈上的數據在每個接入節點上都能有備份,只要下線的節點數目不至于影響到區塊鏈上數據的共識,整個系統就是安全可用的。這樣的分布式系統架構杜絕了交易所違規篡改交易數據的可能,也更利于政府或其他監管者對商品交易實施監管。監管方只需要維護區塊鏈系統里的一個普通的節點,就可以實時獲得鏈上的記錄,有利于及時發現異常情況。從國外發展經驗看,在國外商品交易市場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依靠行業自律管理。利用區塊鏈技術,行業協會能更好地監測企業運行情況,監督約束行業企業行為,及時發現交易市場運行中出現的問題,保證市場的高效安全運行。
(三)提高行業企業協同發展的能力
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行業存在較為嚴重的地域發展不均衡和市場同質化現象,商品交易市場與產業鏈的結合度較低,在促進傳統產業調整結構,提升經濟運行效率質量中的貢獻與作用未能充分顯現。同時,由于缺乏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市場組織化程度低、規模小、經營管理手段落后,企業散、小、弱,且未能形成產業
聯盟,這也導致中國傳統產業在生產經營易受國際市場影響,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利用區塊鏈去信任的技術特性,可以有效幫助行業建立起跨企業的合作體系,通過建立多層級的市場體系,利用現貨市場培育成熟的電子交易品種,同時多個市場之間在采購與定價過程中形成戰略聯盟,市場之間互相協調,互惠共贏,提高行業企業協同發展的能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