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AMC行業成熟度曲線,筆者認為,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
加密貨幣,把
區塊鏈行業推到了第一個頂峰。公眾知曉率與參與度升高、產業資本不斷涌入、各類技術開發人員不斷涌入,除了制造了
數字貨幣泡沫之外,也在不斷發現包括安全性在內的各種技術問題,發掘用戶對區塊鏈的需求,從而不斷完善
區塊鏈技術。
隨著數字貨幣高峰度過——尤其是一些空氣幣的存在,放大了數字貨幣泡沫,區塊鏈行業預計會到達谷底,沉淀產業發展前期所取得的技術成就,為向成熟應用階段發起沖擊而做好準備。畢竟,區塊鏈不是數字貨幣,它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數字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試驗田”而已。
從發展前景看,區塊鏈將被應用在
金融、
能源等諸多國計民生領域,安全性工作顯得尤其重要。未雨綢繆,在區塊鏈技術被廣泛應用之前,一系列已經暴露的安全問題需要得到全面解決,尤其是一些區塊鏈技術機制問題,不僅需要通過后期打補丁方式得到解決方案,也需要產業協作共同制定全產業共同遵循的標準。例如2018年8月1日,《信息技術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參考架構》標準制定啟動會召開,產業內數十家企業將從整體框架開始,制定我國區塊鏈的標準。而從國際角度看,ISO等國際組織也成立若干工作組,制定國際標準。
具體到區塊鏈安全領域,2018年6月,二十余家機構聯合成立“中國區塊鏈安全
聯盟”,將著手建立
區塊鏈生態良性發展長效機制,構建技術方案,并針對變相傳銷等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同時,從產業實踐來看,一些解決方案正在推出,正在先期的應用,尤其是數字貨幣“試驗田”中發揮效能。例如區塊鏈安全研究中心在2018年8月推出國內第一個智能合約檢測平臺,可以自動對智能合約進行掃描,發現其中的漏洞,從而為新的共識奠定良好的安全基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