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報披露收官,上市
金融機構
區塊鏈布局也浮出水面。A股市場上,至少有17家金融機構在半年報中披露出
區塊鏈技術最新動向,在應用場景中,“區塊鏈+
供應鏈金融”成為最主流的組合,已落地多款服務平臺。
其中,工商銀行的“工銀e信”、平安銀行的“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平臺(SAS)”、貴陽銀行的“爽融鏈”等均運用區塊鏈技術助力實體經濟,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痛點。
此外,貿易融資、客戶服務等也成為金融機構青睞的
區塊鏈應用領域,建設銀行、光大銀行等在此多有建樹。由此可見,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作用愈加凸顯。
工商銀行、平安銀行
“搶灘登陸”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目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仍然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不過,受益于應收賬款、商業票據以及融資租賃市場的不斷發展,供應鏈金融在我國發展較為迅速。據悉,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在滬深兩市金融業類的87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在半年報中著重提到了區塊鏈技術的研究成果,15家為銀行,占據絕大多數。其中,供應鏈金融成為與區塊鏈技術關聯次數最多的領域,成為金融機構布局區塊鏈的主戰場。
供應鏈金融是落地成果最集中的領域,包括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
南京銀行、貴陽銀行等10余家金融機構均有涉及,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服務平臺成為主力PK的重點,工商銀行的“工銀e信”、平安銀行的“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平臺(SAS)”等都各有側重。
工商銀行平臺的特色是側重信用延伸。其在2018年半年報中表示,積極開展線上供應鏈融資服務,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核心企業信用跨層級流轉工具“工銀e信”,支持核心企業信用向產業鏈末端小微企業延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