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的數字化社會,對中國企業而言,我們不僅僅要實現信息的數字化,更重要的是要實現業務活動數字化,實現整個企業從戰略到運營的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
未來企業的競爭能力在于數字化的競爭能力和數字化的生存能力。中國企業如何進行基于數字化的認知革命,如何進行數字化的轉型,如何提升數字化的生存能力,如何進行數字化的管理重構,如何來加速創新以應對商業范式的斷點、突變與不連續,是數字化與智能時代企業家與企業都必須面臨的認知與思維革命。
那么,建立數字化思維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要從過去的線性管理思維真正轉向生態管理思維。從企業數字化經營與管理角度看,企業要推動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生存能力,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六個要素:
1.企業要確立數字化的戰略思維,要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核心戰略。數字化轉型首要的是企業家與企業要創新戰略與商業模式,要變革與創新戰略思維。從戰略的長度上,需要企業家與企業的戰略格局更具有前贍性,走出經驗曲線,站在未來看未來,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長期戰略,摒棄短期的機會主義、撈快錢、撈浮財的思維,對數字化轉型所需要的技術、人才、管理體系的重構,進行長期戰略投入,要有戰略定力。從業務戰略的寬度上,要跨界融合,開放無界、利他取勢,構建生態。從戰略的高度上,要跳出企業與產業局限,確立社會化網絡協同定位思維,全產業布局與跨界產業整合,進行全球資源配置與運籌。
2.打造基于價值觀的數字化領導力。企業要培育和打造基于價值觀的數字化領導力。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首先,企業家與企業高層領導團隊對數字化轉型要從機會導向轉向戰略導向,要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對數字化轉型要有共識,要有數字化轉型的系統思考和頂層設計,要制訂可操作性的數字化行動綱領與里程碑式變革績效目標;要有脫胎換骨的變革意志與執行力,要重塑數字化時代的使命與持續奮斗激情,要勇于擔當變革創新的責任與風險;其次,企業家與高層領導團隊,要自我超越,自我變革,超越經驗能力曲線,對領導力進行升級換代,打造數字化新領導力。未來的企業內部不再是靠行政命令權威驅動,而是靠數據驅動和文化驅動,領導者要從威權領導轉型成為基于數據化決策的愿景型領導與賦能型領導。
3.數字化的組織與人的關系重構。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第一,未來的組織形態與結構將是數字化的表達與呈現,形成數字化的組織形態,數字化的團隊合作與協同。數字化組織的基本特征是:
(1)去中介化,數字化組織扁平化,敏捷化,平臺化+分布式組織成為主流組織形態;
(2)去邊界化,數字化組織打破邊界,跨界融合生態化;
(3)去戒律化,數字化組織打破固有戒律與約束,開放包容,充分尊重人的自主創新精神;
(4)去威權化,數字化組織淡化威權領導,倡導賦能領導,打破官本位,尊重專業權威與業務權威,按角色與任務責任建立匯報溝通關系;
(5)去中心化,數字化組織打破一切以行政領導為中心的垂直指揮命令系統,一切以客戶為中心構建多中心平行運行機制。
第二,組織與人的關系基于數字化重構,組織平臺化賦能、微化自主經營體、對個體力量的尊重、人才自驅動與事業合伙制將成為數字化組織的核心運行要素與機制。
4.企業運營與業務的數字化。數字化不僅是信息的數字化,更重要的是業務活動數字化,企業研、產、銷的數字化運營,形成高效數字化的運營新生態。其主要內容包括:
(1)生產數字化與產品流向數字化(M2B2C實現數字化全鏈接);
(2)物流與采購數字化(
供應鏈端到端的全程數字);
(3)數字化生態鏈互通(通過大數據分析、信息共享、數據透明化,聯接供應商、專營商、銷售終端、消費者等相關方,形成生態鏈互通模式,形成“訂單即運單”的快速響應機制,高效管控);
(4)企業資產數字化(通過互聯協作打通上下游,擴大數字化資產的使用,站在行業角度通過在研發、生產、交易、流通和融資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提升運營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價值)。
5.數字化營銷體系與數字化客戶全連接交互。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構建數字化營銷體系,提高營銷管理效率,增加銷售收入。一方面,數字化營銷體系及數字化渠道可以展示和推廣更多產品線,可以跨越時間空間,將產品分銷到任何有客戶需求的地方;另一方面,企業的物料儲備、庫存、物流、渠道鋪貨、營銷與品牌推廣、人員和租金等成本都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優化,從而提升營銷效率,降低成本。第二,通過數字化客戶連接與交互,一方面將用戶數字化,可以隨時了解客戶需求,為每個客戶提供一對一的服務,為整個用戶的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體驗服務或立體化消費場景體驗。另一方面,數字化連接交互系統可增加和顧客的互動交流,讓顧客參與到產品的設計、服務的改善、品牌的推廣過程之中,進一步深化客戶關系,增強員工體驗。
6.數字化人才管理平臺與人才服務體系。數字化生存能力的轉變,歸根結底落到組織與人上,對人力資源及企業領導者來說,數字化將帶來兩大轉變:一是人力資源能夠幫助業務領導者和員工轉變為數字化的思維模式,提升數字化變革領導力,通過數字化來組織、領導、管理變革;二是人力資源通過新的數字化平臺,一方面基于大數據進行人力資源決策,實現人與組織、人與工作任務、人與人的精準有效匹配,另一方面在數字化世界里重構人力資源職能,基于員工需求,提供客戶化的人力資源產品與服務,提高人才工作場景體驗并與客戶體驗連接。
例如以韓都衣舍為代表的企業,內部的運營現在基本上走向基于數字化平臺的智能管理體系,不再是垂直的、金字塔式的職能管理結構,而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建立幾百個產品小組。產品小組自己確定銷售目標、自己確定服務于什么樣的客戶、自己確定要生產什么樣的產品,最后賺的錢跟公司進行分成。每一個產品小組里面都包括產品的開發專員、頁面的制作專員、貨品管理專員,企業內部形成幾百個直接面對客戶的小前端經營管理團隊。
這些經營管理團隊跟公司是什么關系?就是基于數字的平臺化連接的關系,即“大平臺+小前端”的“賦能”體系,公司總部變成了12個平臺,這些平臺為幾百個小組提供所需要的面料和所需要的供應鏈服務、品牌服務、職能服務。所以,這時候總部對各個業務小組、產品小組的管控就不再是按照直線垂直系統的指揮命令,不再是計劃、組織、指揮、管控,而是提供賦能。企業最關鍵的任務是捕捉客戶需求,把客戶的需求轉化成為內部任務,內部任務通過市場化來進行協同,企業真正實現“大平臺+小前端”的賦能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