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自然會疑慮:比特大陸這估值是不是太夸張了?
按照市盈率(PE)法計算,比特大陸在Pre-IPO輪(150億美金)的PE倍數(150/11.8)大約是13倍。相比之下,比特大陸對標的英偉達PE倍數為43,英特爾是25.2,高通是34.8。而從500億美金市值的爆出可見,比特大陸已經先于技術和市場,在PE倍數上和巨頭們持平了。
但請不要忘了,
比特幣的總量就只有2100萬枚,挖礦產生的比特幣每四年就會減半。目前全球的比特幣已經被開采出了80%,只剩下約400萬個比特幣可挖。而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未來一年比特幣價格重回20000美元巔峰時刻的可能性小得可憐。
按照這樣的基本面估算,下一自然年挖出的比特幣大約價值36億美元。由于競爭激烈,比特大陸在未來一年最好的情況是占有1/3的礦機市場份額,同時取得10%的凈利率,也就1.2億美元凈利潤。如果我們保守按一年后市場仍愿意給出20倍PE來計算,比特大陸市值也就24億美元左右。
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理論上還可以進行股轉債操作,比特大陸收入很穩健,不至于還不起。但IPO之后接盤的散戶,將面臨極高的風險。
BlockBeats了解到,比特大陸150億美金的Pre-IPO份額賣得不好,并不是因為那些潛在股東認清了上述觀點,而是他們覺得
數字貨幣還存在不可忽視的政策風險。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雖然比特大陸宣稱90%的公司營收來自礦機銷售,但實際上還有兩項隱性收入沒有透露細節。
首先是比特大陸自己擁有的礦場,挖出來的比特幣(
btc)、比特幣現金(BCH)等數字資產如何處置。
其二是去年比特大陸主導的比特幣硬分叉,盡管官方口徑一直拒不承認自己是BCH幕后的操控者。其硬分叉之后產生的比特幣現金(BCH)目前流通市值約100億美元,最高時曾達到686億美元,BCH價格很大程度上也受到比特大陸的影響。
今年4月,BCH出現六天暴漲近一倍的價格走勢,這波短期拉升非常符合礦霸莊家的拉盤操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