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吳忌寒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透露,2017年比特大陸的總收入是25億美元。
根據區塊律動BlockBeats獲得的Pre-IPO融資材料,這25億美元中有超過90%來自礦機的銷售收入。比特大陸2016、2017、2018Q1的凈利潤分別為0.97億、11.8億和10.6億美元。
也就是說,去年比特大陸售賣螞蟻礦機的凈利率高達47%。既然利潤和增長情況這么好,為什么還要調整戰略轉向AI呢?
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中最重要的是
數字貨幣市場從2018年初開始下跌之后,始終沒有顯露出持續回升的跡象。比特大陸憑借研發
比特幣挖礦芯片和礦機銷售起家,營收模型也高度跟比特幣價格綁定,其掌握的算力也主要用來為比特幣挖礦。
當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礦工挖礦收益也會隨之上升,市場上對礦機的需求就旺盛,從而能夠帶動銷量快速增長。
而當比特幣價格缺乏增長動力且前途未明時,礦工一旦收益降低甚至出現虧損就可能會考慮不再繼續經營礦場。通過線上交易購買礦池算力,也會慢慢變得不劃算。
另一方面,比特幣所采用的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算法天然需要消耗相當高的電力用來挖礦,PoW已經開始變得不受歡迎。據區塊律動BlockBeats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采用PoW的數字貨幣大約有700多個,而市場上在交易的2300多個代幣中絕大多數采用的是PoS。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