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人民日報就
區塊鏈大潮發文、兩會關鍵詞中也不乏區塊鏈的身影,這股熱潮顯然不是一陣喧囂,從信息互聯網到價值互聯網已經是大勢所趨。
然而,如果說傳銷還需要勞心勞力洗腦,借區塊鏈概念發行
數字貨幣“撈錢”就成了完全的空手套白狼,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大佬名人站臺、傳播平臺造勢、發行方編故事,三方瓜分利益”的奇特“空氣幣”生態。
對憑空斂財的本能反感、對投機行為的復雜心理、對新生事物的固有抗拒,“空氣幣”肆虐后,公眾對區塊鏈的不信任達到頂峰,也引發喋喋不休的爭論,從“三點鐘不眠”開始,一波又一波的論戰就未停止過。
事實上,
比特幣神話讓大眾過多地關注到數字貨幣本身,而看看大佬互聯網企業已經默默進行的區塊鏈成功實踐,與其無休止地爭論下去,相關從業者更應該共同思考在非數字貨幣領域如何才能做好一個
區塊鏈項目這個現實問題。
實踐先行,“好”的非數字貨幣區塊鏈,在技術實踐與業務實踐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要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