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1 月 30 日, CSDN 副總裁孟巖和鉑鏈創始人元道的對話《通證 (
token) 是下一代互聯網數字經濟的關鍵》,在這一天零點零刻出現在 CSDN
論壇頁面。隨著這篇文章被四處轉載引用,因怕被新世界拋棄而焦慮得睡不著覺的傳統企業家們,看完這篇文章之后,更加睡不著了,但不是因為焦慮,而是因為興奮:封閉已久的加密之門終于打開。
在這篇文章中,二人堅決反對把 token 譯為 “代幣”。他們認為 token 代表的是一切權益證明,豈止貨幣?token 可以代表一切權益證明,唯獨不能代表貨幣!因為貨幣即權力,貨幣即政治,貨幣權力屬于國家,如果沒有國家的授權和支持,所謂“代幣” 只是自欺欺人,甚至會引發貨幣主權等一系列棘手難題。孟巖提議將 token 翻譯為“通證”,意思是“可以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二者一拍即合。
孟巖甚至略顯激動的說:“這個想象空間太大了!人類社會的全部文明,可以說是建立在權益證明之上。所有的賬目、所有權、資格、證明等等,全部都是權益證明。如果這些權益證明全部數字化、電子化,并且以密碼學來保護和驗證其真實性、完整性、隱私性,那么對于人類文明將是一個巨大的翻新。我覺得其實真正重要的事情是通證,
區塊鏈作為后臺技術支撐通證的運行。”
元道作為工程師背景的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和鏈圈扛旗者也表示認同,這可以看做是鏈圈的一次倒戈。一直癡迷底層技術的元道已經親歷過 20 年來互聯網眼球經濟、流量經濟、粉絲經濟等,其價值重構和價值創造的速度和規模都遠遠超過互聯網基礎設施。他相信通證同樣會超過
區塊鏈技術迸發新的能量。
他甚至引入一個新概念 “Token Economy”,即現在被大家熟知的“通證經濟”,指通證被大家充分利用起來的經濟。他認為,通證的供給是充分市場化、高度自由的。任何個人、組織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資源和服務能力發行權益證明,且區塊鏈能保證它的安全可靠。另外基于區塊鏈上的通證比之前的券、票、積分高幾千倍的流動速度,糾紛和摩擦也將成幾千倍的降低。同時智能合約又能激發千姿百態的創新。
基于以上,元道堅信通證是互聯網新經濟的關鍵,啟發和鼓勵大家把各種權益證明,比如門票、積分、合同、證書、點卡、證券、權限、資質等等全部拿出來通證化(tokenization),放到區塊鏈上流轉,放到市場上交易,讓市場自動發現其價格,同時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可以消費、驗證。“這是人類社會從來沒有的能力”,他表示。
這些思想為之前一直不得其門而入的傳統企業提供一個清晰的方向。
與此同時,在 7 月 5 日凌晨,張健與元道、孟巖經過一通電話會議之后,
FCoin 推出了 “幣改試驗區”,旨在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經過通證化改造,完成“幣改” 及上幣交易。
在 Fcoin 的聲明中,主要面向 3 類項目:
大型互聯網平臺通證化轉型;
大型實體產業通證化轉型;
全球范圍內的通證經濟創新項目,特別是一帶一路全球數字經濟 + 通證項目,以及通證經濟全球基礎設施重大創新項目。
在此篩選條件下,目前已經有五六十家企業報名,但除此之外,那些不在篩選范圍內,占絕大多數的企業難道就不行動了嗎?
至此 “幣改” 被推至風口浪尖,追捧者有,鞭笞者也有。
以孟巖、元道為首的通證理論派當然表示支持:“一場通證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改變傳統的利益分配格局、釋放人們的創新和協作熱情的實踐大潮正在席卷而來。”
以何一為首,身處市場之中的弄潮者則認為,幣改是不良資產的打包上市變現。
但無論如何,“幣改”還是來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