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區塊鏈背后的加密經濟能讓很多我們以前想象不到的商業場景落地。Nervos 只是想實現這個愿景的其中一個團隊。所以可能這個問題回到了,加密經濟能實現什么樣的商業場景。
我覺得會有很多東西。比如跨國合作,顯然是會更容易的。最明顯的例子是Nervos自己的融資。我們現在不知道拿了多少個國家的融資,還有人在不斷介紹南非等各個國家的投資方。我們是
杭州的一個小團隊,能拿到全世界的錢,我覺得這個是區塊鏈出現之前沒有過的。如果是投股權的話,他們沒有辦法投中國一家小公司的股權。我們也沒有辦法去處理那些合同。成本太高了。我不知道怎么跟你溝通,你也不知道怎么跟我溝通;我不知道你的法律文書能不能信,你也不知道我遵守的法律條款是什么樣的。
但是用
token 去融資就可以。因為大家信任 token 不會被增發、不會被銷毀。大家信任 token可以拿到二級市場賣。這個技術讓我們可以去全球各個地方融資。這就是技術帶來的新變化。
再比如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當你能做到去中心化交易之后,任何兩種資產之間都可以很輕易地做轉換。這就是一個很可怕的
金融市場。可能我們現在最牛逼的金融市場是外匯市場——體量極其巨大,有很好的流動性。但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資產,外匯只是貨幣。那么其他的資產呢?比如跨國的房產交易。比如加密貓。如果你都能在這個體系內流轉的話,所有東西都能在這個流動性和交易深度都很好的市場里流通轉換,那么它可能造成的商業影響是難以想象的。
因為當資產流動性很好的時候,人們可能就不需要持有資產了。因為隨時買得到、也隨時能拋得掉。而且這一切又全部都是自動化的。不是說到時候你真的需要去市場掛個單買一下,而是你想象你手機里有一個app,然后我現在要去看電影,我就把我房產的萬分之一,或者把三只加密貓,換成一張電影票。
這是流動性的例子。因為流動性太好了,隨時可以成交。這是一種設想。這個設想很有意思,因為你會發現,我們好像又回到了物物交易的時代。中間的貨幣沒有了。
或者說,中間的貨幣可能就沒有那么重要了。因為以前貨幣就是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現在交易成本本身已經很低了。
橙皮書:也就是說,貨幣成了多余的,就像移動支付讓現金變得多余一樣?
Terry:或者你也可以理解為,所有資產都是貨幣。貨幣這個概念被泛化了。
Jan:其實你已經用過了,就是余額寶。余額寶不是貨幣,是理財產品,但因為它的流動性太好了,你隨時能把它變成錢來用。
橙皮書:你不說余額寶我還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Jan: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設想,太多了。拋開交易的流動性,就談虛擬世界里的數字資產。如果我們能真正擁有數字資產——現在的數字資產很多并不是真正的資產,比如騰訊游戲里的道具。它沒有流動性。沒有流動性就不是資產——那么這個東西,首先就要去顛覆游戲行業。
加密貓告訴我們一個故事:甲是做加密貓的公司、乙是給加密貓做帽子的公司、丙是給加密貓做靴子的公司。用戶從甲乙丙手里買只加密貓、買個帽子、買個靴子,變成一只戴著帽子、穿著靴子的加密貓,這只貓再轉手賣出去,它的價值可能是翻了十倍的。因為可能我的貓、帽子和靴子都很稀有,這個組合就更稀有了。
以前的數字世界都是孤島,大家都是封閉的。騰訊不會開放自己的api,就算開放了,有開發者去做并且做大了,最后騰訊也一定會更改 api和開發者搶飯碗。因為騰訊在它的世界里是可以改規則的上帝。所以別人沒辦法跟他玩。這不是平等的合作。區塊鏈出現之后,大家可以進行平等的合作。
這是流通的意義,也是開放的意義。你把資產開放出來,就有人可以在資產上面做新的東西。這和現實世界是一樣的。比如一個毛坯房,你去認真設計 ,買些材料好好裝修一番,房子的價值會升值很多。
我賣掉這只很漂亮的加密貓,我可以拿去銀行做抵押。它就是一種正常的資產,甚至可以以它為基礎拿去發債券,所有金融的玩法都可以加上去。因為資產是金融最底層的核心,一旦有了資產這個基礎,全套金融的玩法都可以復制過來。
這顯然會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因為現在數字資產是空白的。所有人頭腦里又有一個共識:全人類未來一定是越來越數字化的,所以數字資產市場未來一定是越來越大的。
這個未來需要建立在區塊鏈的基礎上。在互聯網上我們已經看到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不可能是騰訊、阿里來做這件事,他們首先彼此之間就不會合作。我們目前能看到的所有方案里面,只有區塊鏈是可行的。
總結一句話,在區塊鏈之前,我們做不到數字資產、做不到加密經濟,但是有了它之后,就可能了。
橙皮書:我們存在游戲里的數據是騰訊的私有財產,但其實那些東西是我們創造的。如果我們能把這些資產組合起來,它也許會變得更有價值。就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可以拿不同的材料,去創造一個東西出來,比如造一輛汽車。
Jan:對。這里面最關鍵的是所有權。擁有所有權,你才可以去做這件事。我們現在是需要騰訊允許我做這件事,但哪怕它真的允許,做出來的成果也是騰訊的,而不是我的。因為它在那個世界里是上帝。
橙皮書:我們需要一個不更改規格的上帝?
Jan:區塊鏈就是告訴所有人,規則是不能改的。
信任無法憑空創造,需要錨定能量
橙皮書:你們創造了一個很獨特的體系。
Jan:我們確實算是一個不太一樣的體系。大部分市面上的項目,可能都屬于另外一個體系。如果一個公鏈主打的是智能合約,那和我們就不是一個方向;如果主打的是通過Sharding 來 scale,也不是一個方向;所有 PoS 的項目,也不是一個方向,我們覺得還是要用PoW。所以,我們唯一參考的項目其實是 bitcoin。
跟大家想象的相反,我覺得 bitcoin才是最強的。他們的密碼學研究人員、他們的開發社區,實力是很強的。跟現在大家在新聞里看到,某某項目創始人是 某個名牌大學出來的、是BAT、Google、Facebook 出來的高管,那個概念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認為
比特幣是最強的,所以我們才要參考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