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羅的海正成為歐洲硅谷
從整個歐洲來看,分為幾個圈層,以德國為代表的中歐,包括奧地利、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荷蘭、丹麥,這些地方是歐洲數字創新的主戰場。但是歐洲數字創新的先鋒在哪里呢?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芬蘭這三個國家。歐洲數字創新的沙漠在什么地方?在法國。而歐洲數字創新的泥潭呢?是意大利、希臘、南歐這一塊。為什么?
因為意大利的黑手黨已經盯上了通過
ico洗錢的通道,所以意大利的項目千萬要小心。而法國之所以是沙漠,是因為它超級中央集權化,法國60%的GDP是在巴黎,法國其實就兩部分,一部分是巴黎,一部分是外地,這樣一個中央集權化的大政府,它其實并不支持
區塊鏈的發展,而且它內心對去中心化是不認同的。
而在德國、愛沙尼亞、芬蘭這樣的前漢薩同盟,它們構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商業城市
聯盟,它們從骨子里就認同去中心化、分布式,所以整個波羅的海區域成為了歐洲,甚至全世界
數字貨幣創新的大灣區。
這里的政策也很支持區塊鏈的發展。歐洲的政策一看美國,二看瑞士。對于創新企業,瑞士是歐洲政策的先行,然后布魯塞爾、法蘭克福就會去跟蹤學習它。而美國是看怎么罰,SEC、FBI怎么罰,歐洲其他地方就去學習。所以瑞士是代表歐洲政策的上限,美國是代表歐洲政策的下限。
2、從全球角度說,目前的法律和監管環境對于ICOs來說尚不確
目前來說,歐洲,乃至全世界,對什么是代幣沒有統一共識。我前不久參加聯合國的一個會議,這個會議主要是在討論聯合國怎么看待以
比特幣為主的的數字貨幣在未來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我當時就問聯合國區塊鏈總教頭,聯合國有沒有任何意愿去牽頭制定全球所有國家對數字貨幣的定位,他說沒有,聯合國不能做這種事。
所以現在在監管治理上存在的問題,一是國際性的治理組織,沒有意愿去推動數字資產治理的全球框架制定。二是我們區塊鏈本身就是去中心化、去國家化的
社群,讓中心化機構牽頭本身也是矛盾的。
再來說歐盟的監管現狀,它是一個雙層的監管框架,一層是歐盟層面的,包括歐洲央行、歐盟委員會,它對于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進行相關的監督指導。另一層就是國家,比如愛沙尼亞、芬蘭、瑞典這些國家來制定它們自己的監管框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