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家不同,對待數字貨幣、ico和區塊鏈的態度自然也不同。
就數字貨幣而言,歐洲國家有沒有推出數字法幣呢?曹寅提到了波蘭的數字茲羅提(dPLN)和瑞典的e-Krona。
比如,今年三月底,位于華沙(波蘭首都)的Lazarski University團隊宣布,開發了一種數字化的國家加密貨幣–數字茲羅提(茲羅提PLN是波蘭的法幣)。項目負責人表示,這是一種不需要昂貴的基礎設施的非贏利貨幣,并能與世界上各種外匯進行匹配兌換。今年四月初,瑞典央行宣布,與IOTA合作推出國家數字貨幣e-Krona,這個項目目前處于初始階段,預計在2019年完成。
就ICO而言,曹寅在交談中三次用了“務實”這個詞來形容歐洲國家對ICO的態度。
比如,法國在今年6月初的時候,法國財政部和金融機構AMF公布了一項名為“Pact Act”的法案,宣布要對ICO進行監管。還有瑞士,在今年的二月中旬,瑞士金融市場管理局(FINMA)發布了一套與ICO活動相關的指南,闡述了現有金融市場立法應用于首次數字代幣發行(ICO)監管的相關標準。曹寅說:像瑞士、法國和德國,都是抱著一個務實的態度。他們是在現有的框架里,去理解什么是數字貨幣、什么是ICO。如果和現有的金融框架并不矛盾或違背,他就認為這是合法的;如果超綱了,那就會形成一個討論的氛圍。讓企業能和監管者、立法者來進行交流和互動。
就區塊鏈而言,曹寅表示,歐洲國家對區塊鏈的態度都是“非常開放”、“非常歡迎”。
2016年,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發布了一份名為《分布式賬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的88頁區塊鏈白皮書;德國在2013年8月承認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并已納入國家監管體系,德國也是世界上首個承認比特幣合法地位的國家;今年4月上旬,歐盟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共有22個歐盟國家簽署了一份協議以建立“歐洲區塊鏈聯盟”,旨在為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曹寅說: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對區塊鏈技術在人權、可持續發展、普惠金融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應用,都非常感興趣。
<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22個歐盟國家組成的“歐洲區塊鏈聯盟”,還是歐洲八大銀行在7月初利用共同開發的區塊鏈平臺完成跨境金融交易。這些都與“歐洲一體化”有關,法國學者法布里斯·拉哈在《歐洲一體化史:1945-2004》中寫道:
在歐洲大陸建立一個合作性機制,以確保整個大陸的集體安全和經濟繁榮,這種意愿早在1945年之后各種歐洲組織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歐洲觀”的起源最先處于兩個方面的考慮:
(1)尋求和平,謀求一種能夠避免長期困擾著歐洲大陸的連綿不斷的沖突的機制;
(2)在多元化的歐洲政治、文化、社會、宗教等領域建立一個超乎其上的同一體,可用作各個民族國家的參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及貿易壁壘的消失來促進經濟繁榮。
也許,這就是歐洲國家喜歡“一起搞區塊鏈”的根本原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