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厲建宇一直躋身技術前沿。
從搭建 MPLS 一種利用標簽引導數據高速高效傳輸的技術,可支持多種網絡層面協議、兼容第二層的多種數據鏈層技術 互聯網、利用 Packet over SO-NET 同步光纖網絡,一種用于骨干網高速運行的技術 運行多條大型骨干網、到部署中國最早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原型……在每一個互聯網基礎設施技術飛躍的階段,厲建宇主持的項目能普惠的「網民」范圍越來越廣泛,這也促使他有著越來越強烈的建設「公用事業」的使命感。
「互聯網 包含內容分發網絡 CDN/ECN,物流網絡,電網都有非常類似工作原理,特別是在提高用戶體驗,降低并平穩骨干網流量 需求側流量整形,demand-side traffic shaping,提升骨干網效率。我從 CDN 網絡中得到啟發,然后在幫助阿里巴巴優化超級數據中心的過程中,又發現相同的原理可以用來大幅度提升電網的效率,因此我關注的點又從弱電領域換到了強電領域。我希望善用所學,不僅僅解決互聯網基礎設施維度的問題,更要促使電網的快速演進,提高可再生
能源吸收能力,幫助電能成為我們一次能源的主要來源。」
厲建宇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嚴謹而精準的工程師式,找到核心問題所在,發掘最有能效的解決路徑。從早年投身這一領域開始,厲建宇的追求就是一致的。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從根部入手,大力削減成本,專注把質量做到最好,減少生產及配送的環節,以求成本的降低,才能實現產業共贏。
2009 年至 2011 年,厲建宇在阿里巴巴擔任研究員期間,主持建立了亞洲乃至全球的首個直流電超級數據中心。在這個過程里,厲建宇深深體會到了直流網絡的優勢。「傳統的數據中心大量使用 UPS 來保護數據的完整性,這使得電能重復地在交直流電之間轉換,造成高達 37% 的能源損失。所以我從那時開始力推數據中心直流配電網絡。到了今天可以看到,240V 高壓直流電今天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其它國家超級數據中心的建設標準。」
經過細致的調研與論證,厲建宇還建議全國互聯網企業聯合起來,將大型批次作業及冷存儲數據中心開始向中國西北部遷移,中國西北部擁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和較低的環境溫度,不僅可以降低土地,電能成本,還能提高整合化數據中心的效率。
盡管阿里巴巴因為種種原因并未在當時采納厲建宇的建議,實施西部數據中心的計劃。但若干年后,阿里巴巴及國內外知名互聯網企業完成了向中國可再生能源豐富區域遷徙數據中心的舉動,并且采用了 240V 高壓直流電的大規模部署方案。
「 別人總說我是一個創新的急行軍,在阿里巴巴數據中心的創新上,我走得太急,所以失敗了。但后來證明我的判斷沒有錯,我的眼光是正確的。」
因為自己的創新意識遭遇企業制度的限制,厲建宇選擇了沉默離開。他論證了直流電網在居民及商業樓宇大規模部署的可能性,深刻體會到直流電能夠為社會帶來的優勢。于是厲建宇選擇繼續向自己的理想前進,傾盡自己的所有,堅定地開始了「普惠于民」的事業——完善基于分布式智能存儲系統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幫助居民利用本地免費的太陽能及儲能科技,以更低成本解決電力供應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人類對于石化能源的依賴。
「在物流網絡中,我們大量使用倉儲及數據挖掘,來幫助我們管理庫存,縮短用戶訂單完成的時間。在 CDN/ECN 網絡中,利用數據挖掘尋找熱點內容,然后大量利用磁盤將熱點內容復制在離用戶最近的網絡節點中,提高用戶的體驗。電力雖然遵從能量守恒定律 不能復制,但是幸運的是我們有如 PV 電池版,小型H軸風力發電機這樣的分布式發電設備,我們因此也能在本地「復制」能源,而不用回到電廠 類似互聯網中的原站 來獲取這些能源。我們大量利用機器學習,幫助各個微電網了解它的用電需求,因此在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及供給尋求一個平衡,目的也是提高用戶體驗,降低能源成本,因此人們可以使用更清潔便宜的電力能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