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不少
數字貨幣與
區塊鏈應用公司試圖將KYC(Know Your Customer)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KYC的含義是了解你的客戶,通過對客戶身份的核查來有效預測和發現可疑行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必然涉及到賬戶活動信息的記錄。此時收集信息的行為,與此前網訊記錄用戶搜索行為關鍵詞從而投放廣告的行為具有一定相似性(具體案例參見下文)。能否將該類信息定義為個人信息需要結合信息的具體內容考察該信息是否能直接對應到相應的個人。
互聯網的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將數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數據的跨境傳輸(Transborder Data Flow,TDR)也在國際交流間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對于數據跨境傳輸,不同的國際主體采用了不同的立法模式。歐盟對個人數據跨境流動采取嚴格限制的立法態度,以《與個人數據自動化處理有關的個人保護公約》(EuropeanTreaty Series, No. 108)、《個人數據保護指令》(EU Directive 95/46/EC)與《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三大法律文件確定了歐盟對個人數據跨境轉移日益嚴格的立法態度,充分表明了歐盟希望通過立法的完善保障歐洲共同體整體數據保護水平的訴求。美國則傾向于通過與歐盟簽訂雙邊條例(如《美歐安全港協議》、《歐美隱私盾協議》等)與借助亞太區域的經濟合作爭取自身在數據跨境流動上的話語權(如《跨境隱私規則體系》)。[1]
隨著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以下簡稱《網絡安全法》)的生效,中國首度將個人信息及重要數據出境的安全評估相關制度寫入法律。同時,與之互為補充,更加細化的《評估辦法》與《信息安全技術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指南(草案)》(以下簡稱《評估指南(草案)》)也都已發布。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逐漸奠定了電子信息時代跨境商業活動的法律基石。對于經營者來說,需要嚴格遵循相關文件的指導從而防止侵犯用戶、他人的個人信息,甚至泄露重要數據,影響國家安全。對于個人用戶來說,作為信息被泄露、不正當使用時最直接的受害者,也應當明確自身所享有的相關權利。
一、基本概念解讀
無論是用戶還是經營者,在進行相關實踐之前,需首先明確各相關名詞的基本概念與范圍。將“個人信息與重要數據出境安全評估”中涉及的部分一一進行分析,我們首先需要明確法律所保護的“個人信息”是什么,怎樣的數據是法律意義上的“重要數據”,以及何種范圍內的數據跨境傳輸屬于法律所規制的“數據出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