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非凡:我之前跟《區塊鏈革命》作者聊天時,他認為區塊鏈最先發展的商業經濟應該是共享經濟,但包括Airbnb、uber在內的項目卻被詬病成偽共享經濟。如果真正進行共享經濟,要基于區塊鏈的底層架構展開,才能夠真正提高效率。Uber在中國崛起后,很快被國內其他巨頭打壓下去,如果Uber當時擁有區塊鏈想法或者實踐的話,是不是會造成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李博:我覺得共享經濟在中國以及全球快速發展,其實與歷史事件相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之后,消費開始下降,人們被迫需要更多的收入,所以會把閑置資產拿出去。如Aribnd、Uber這樣的大量的企業都是那段時間前后出現,正是共享經濟爆發的時候。
如果說共享經濟公司有今天的區塊鏈技術,我并不覺得有本質的不同。因為快速的發展,是來源于市場環境,而并不是來自于所擁有什么樣的技術。您可以看到,不管是Uber還是Airbnb,都不是代表著互聯網技術最先進的領域。所以,我的核心邏輯,它是市場驅動的結果,而區塊鏈尤其是今天的區塊鏈技術,還不足以支撐“中國共享經濟會比當時更快更猛烈進行爆發”。
李非凡 :真正把共享經濟項目進行“區塊鏈化”,一個是以通證模式進行資產、體系的流通,這是目前為止看到的共享經濟進行區塊鏈的特征。第二,整體管理體系、運營體系的變化,公司并不是中心化,不以營利為目的,收入方式并不是傳統報表所體現的資產增值。這可能是共享經濟和區塊鏈在底層邏輯上最大的區別,滴滴、快遞、摩拜、OFO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自我革新嗎?
李博:我覺得大的互聯網公司很難在內部進行自我革新,就像谷歌很難自己顛覆自己的云計算系統,作為邊緣化去中心化的系統。我覺得有一個前提不是很成立:用戶不是很重視是否是“去中心化”。市場上無論是做共享經濟還是DApp,還未看到一個與傳統互聯網應用相似體驗的應用出現。如果把區塊鏈比作互聯網的話,我們現在處于哪個階段?我的回答是1995年左右。所以,我們今天并沒有辦法用同樣好的體驗,給用戶提供類似的服務。
曹輝寧:我覺得打車鏈是蠻有意思的嘗試,包括Aribnb區塊鏈化,這里面需要很多信任,我把房子租給你,能不能相信你,這是非常重要的。而區塊鏈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兩個陌生人中建立信任。但是完全去中心化比較困難,因為上鏈的司機有沒有犯罪,有沒有前科,有沒有和顧客不太好的地方,都需要有人審核,所以這部分需要一定的中心化。
我覺得最后是一個混合體的形式,轎車、租房去中心化,同時用通證經濟來處理規模化。而在某些方面,比如說司機審核、與房屋打掃等方面,可能還是需要中心化機構的參與。
李博:區塊鏈解決信任問題,我非常同意。共享經濟時代里面,平臺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供給者與需求者的信任問題。我相信分布式的區塊鏈技術,未來可以解決平臺與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但不會是在現在。
因為核心是人對一個事物的認知需要一段時間,就像我們如何接受無人駕駛,需要社會環境與輿論環境的成熟。我很難想象廣場舞大媽可以在短時間內相信去中心化的平臺和比特幣。科技的進步與更迭,是與時代更迭相關的。也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一代小朋友看著抖音、快手,看著區塊鏈作為原生民,共享經濟的信任問題可以得到解決。
李非凡:在很多現實情況中,社會化因素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會超過技術化的因素。比如說普通人沒有太高的文化或者生活閱歷,更愿意相信中心化的大公司與平臺,而不會相信真正在算法意義上,或者在數據庫分布意義上的信用傳遞。相信人,還是更相信技術,在這個現實問題上,您的理解什么?
Martti:相比于錢幣幾千年的歷史,區塊鏈只是一個新事物,需要人們花點時間慢慢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依據經驗會接受密碼。不管是中心化、去中心化的記賬薄,可能有相同的記賬機制。比如說現在很多中國人使用移動支付來叫出租車,或者買咖啡,這是令人十分深刻的印象。
李非凡:現在區塊鏈共享經濟的應用,如果放在1996年的互聯網時代,是否有早期的苗頭或者趨勢?或者區塊鏈的通證經濟或運營思路,讓你覺得可能成為2008年之后的移動互聯網的方向?
李博:可能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從商業模式本身,我覺得區塊鏈可以在體系內創造一個通證,形成一個共識,不需要外部的補貼。通過交易挖礦的機制,引來大量流量。我覺得從收費、免費到補貼,是一項偉大的社會實踐,有可能未來在某些互聯網領域造成更快的市場滲透。
第二方面,如果我來看哪些共享經濟會最早與區塊鏈結合。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共享經濟畫成一個軸,一邊是勞動分享,一邊是物的分享。Uber是勞動的分享,Aribnb是中間,最靠物的一邊是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另外一個類型的互聯網經濟,就是物權的確權會最先與區塊鏈有一些有趣的結合。
李非凡:現階段的區塊鏈技術,對照于當年的互聯網技術,您認為現在處于當年互聯網技術的哪個時代,為什么?
Martti:現在是非常早期的階段。我覺得比特幣現在就是2001年的谷歌與雅虎。之后在2009年,我們逐漸看到了一些政府開始接納這樣的區塊鏈概念。
李非凡:您會把比特幣比作互聯網上的什么東西呢?有人說是郵件,有人會說TCP/IP的網絡,您是怎么看待的?
Martti:TCP/IP對互聯網來說是多元化的產品,我覺得對比特幣來講,可能在行業里面只是虛擬貨幣競爭的成員,但是我希望比特幣有一天成為谷歌。
李非凡:在共享經濟的應用方向上,有什么樣的共享經濟項目,會更廣泛的使用比特幣技術?
Martti:現在可能并沒有在區塊鏈應用到共享經濟的項目。其實很多商業模式,都是在克隆區塊鏈的概念。但是有了區塊鏈,可以實現去中間化,透明化交易,沒有中間費用。所以對兩端都會帶來好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