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上“幣天”的引入意味著什么呢,有點類似于發現交易熱力學箭頭。同樣一筆交易從A帳戶到B帳戶,再從B帳戶到A帳戶,這兩個過程不再相等,不再等效。雖然幣是相等的,但對應的幣天不相等,基于這樣的特性可以構建一個不可刷的信用評價體系。我個人認為信用的話其實還是一個數學問題,不再是人性問題。因為為什么呢,越在這樣的交易過程中不再區分一筆交易是真實交易和作弊交易,也不存在中心化的權威可以宣布凍結你的帳戶,你可以去刷。但通過數學上的統計,你會發現刷信用行為和真實交易,它在數學上分布不一樣,所以信用本質上還是一個數學問題。
這張表格可以解釋一下區塊鏈的信用和支付寶等傳統信用的不一樣,剛才說了區塊鏈的信用是基于
區塊鏈技術本身不需要大數據。
第二是評價模型,這是基于幣天銷毀。
第三是所有權,區塊鏈的信用是基于私鑰的,意味著用戶擁有對信用的絕對專屬權。傳統的信用,顯然我們的信用并不屬于自己,而是屬于這些平臺。適用范圍,區塊鏈的交易意味著你通過私鑰可以登錄任何平臺,假如將來區塊鏈支付得到普及的話,意味著你可以通過私鑰登錄任何
電商平臺、打車平臺、外賣平臺,所以它具有跨平臺性。傳統信用,當然它只能局限于平臺內部,巨頭不會開放它的數據給別的平臺用。
最后,跨時空性,這個也是很好理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