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家會發現現在做
區塊鏈的開發,或者技術負責人,他往往不再自稱CTO了,一般都自稱首席科學家了。這也反映一個事實,那些開發底層協議的現在已經站在臺面上,風水輪流轉。
從價值的角度來說,互聯網項目一般做應用層面的是占據著絕大多數價值。開發協議層的這些其實沒有商業收入,很多都是開源組織通過捐贈來維持項目的運行。
區塊鏈項目這樣的價值分配,可能做協議層掌握著核心的價值。為什么呢,是因為核心開發者掌握著代幣的絕對分配權,所以它的價值變得很大。
傳統的商業模式往往是通過提升生產效率來獲取更多的利潤,區塊鏈不一樣,它是天然的內置一套代幣激勵系統,所以它天然自帶社區、用戶或者礦工,以及開發者這樣的
社群,每一個人都參與它的維護,它的交易打包,或者代碼的更新。最近有一條新聞說IBM區塊鏈開發團隊有1千人的規模,看起來是很大。但是對區塊鏈公鏈項目來說,它的開發者或者測試者遠遠不止1千人的規模,因為它有大量外部開發者和測試者。可能每一位用戶,每一位礦工都是它的測試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