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以太坊的白皮書中,Vitalik提到的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
金融衍生品或者類金融合約應用,這也是智能合約似乎可以發揮最大價值的應用場景之一。我們依然相信Vitalik的判斷和理想,只是現實發展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
大量的競爭鏈(無論是公鏈還是
聯盟鏈)的出現,讓無論是數字資產,傳統上鏈金融資產存在于很多條不同的鏈上,也就是記賬的基礎賬本不同。在此情況下,要實現數字金融創新的前提條件除了智能合約之外,還需加上分布式的清算能力(跨鏈能力)。否則基于智能合約的應用場景將十分有限。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傳統的金融資產在某個銀行聯盟鏈中,一個數字資產在以太坊網絡,一個穩定貨幣在Wanchain網絡,要基于這兩個基礎資產創設一個以穩定貨幣作為對價的金融合約(以智能合約的方式而非中心化的方式),在沒有跨鏈能力的時候是完全不可行的。因為要創建這樣一個智能合約,需要首先將上述三個資產轉移到一個
區塊鏈網絡中,然后在該網絡中部署智能合約,才能實現通過合約控制三個資產的相互關系。簡單解釋就是先把三個資產放到一個賬本中,再通過智能合約統一控制這個賬本。
具體的應用場景會十分豐富,單純從技術上來看傳統金融可以實現的,數字金融可以實現的更多。描述類似場景的文章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展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