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鏈本質上是一套鏈和鏈之間的清算機制,而清算的本質就是精確記賬。中本聰把
比特幣描述為一套點對點的現金系統,實際上是一套點對點的賬本或者說是一套點對點的清算機制。如果全球只有一套比特幣賬本,中本聰的目標就實現了。而
區塊鏈的發展趨勢看,無論是技術實現的角度還是商業應用的角度,一套賬本是不可能實現的。相反無數的區塊鏈出現,區塊鏈世界正在向哈耶克描述的自由市場方向發展。清算能力是任何價值交換市場存在的基礎,沒有便捷的清算,市場就會缺乏流動性,更繁榮的市場就無法出現。
數字貨幣發展至今,交易所功不可沒,交易所除了提供價格發現的能力外,更重要的能力在于增強流動性。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交易所中心化的弊端一直伴隨著數字貨幣的發展,黑客攻擊、交易所跑路、后臺不透明等問題成為數字經濟的阿克琉斯之踵。跨鏈的意義之一就在于通過分布式的方式提供鏈和鏈之間轉賬的清算機制。
很多時候,大家會把交易所的能力與跨鏈提供的能力混為一談。實際上是有區別的,首先交易所本身為
token提供價格撮合機制,其次交易所是一個集合了各種token賬本的清算中心,只不過這個清算中心是中心化的。應該說后者是前者的基礎,沒有后者撮合交易是不可行的。而跨鏈機制是通過分布式的方式提供更基礎的清算能力。分布式跨鏈清算能力的建立也是分布式交易所產生的前提。
記賬和清算是一切
金融活動的基礎,現代金融業的所有金融活動都是基于銀行系統提供的基礎清算能力而展開的。無論是簡單的轉賬業務、存貸,還是跨國支付,第三方支付,基金,保險、金融衍生品都是基于銀行系統提供的基礎清算能力。類比到區塊鏈世界是同樣的道理,數字世界的泛金融應用創新與跨鏈清算能力密切相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