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業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終端
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產業之一。根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等發布的《2023中國建筑與城市基礎設施
碳排放研究報告》,當考慮基礎設施時,全國建筑業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50.1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能源相關碳排放的比重為47.1%。
友綠CEO、中國建筑節能協會
低碳健康地產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俊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產業鏈角度而言,目前企業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其中核證成本過高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因素。
“三年前,我們曾經給國內某家知名民營房地產商做過碳盤查工作,因為其‘三恒’的科技系統能效優勢非常明顯,四十多棟建筑每年減排總量達到4.4萬噸,但單棟建筑物減排量僅為一千多噸。按照CCER六十元每噸的價格,對應的收益是六萬多元。但是,為了得到這筆收益,僅開發和核證就要額外花費數十萬元,經濟上完全不劃算。”黃俊鵬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