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6日首次分紅開始,新興交易所
FCoin霸占了最近半個月的行業媒體頭條。不管是FT幣價從私募價格約0.1元上漲到超過8元,實現近百倍漲幅,還是用戶到手分紅日利率從2%到超過5%,從投資角度來看,FCoin無疑是漫長熊市中的一匹超級黑馬。
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質疑,除卻“資金盤”,“傳銷”,“刷量”等輿論評價,有媒體評論FCoin是在“透支未來”,并對FCoin模式被大規模復制的情況下,自身如何保持競爭力存在疑問。
巴比特就此對FCoin創始人張健進行了專訪,在持續一個半小時的訪談中,張健首次完整系統的表達了FT的核心設計邏輯,并正面回應了一些關鍵質疑,平臺如何看待巨量的“刷量”行為,FT價格和分紅何時會趨于穩定,“股票”性質的平臺幣如何應對監管,什么是FT的護城河……
張健解釋,FT是一個基于通證經濟(或
token)的社區組織,核心設計思路是讓真正的交易者(社區參與者)持有FT且有成本。FT成功的關鍵在于,交易所與交易所用戶真正實現了利益捆綁,通過三個關鍵詞實現:80%,收入,透明。51%挖礦產出的代幣真的一年之內就能全部挖完嗎?張健認為,FT釋放量跟每天的交易量正相關,跟FT價格負相關,但是交易量跟FT本身價值又是正相關的。因此,FT必然是線性釋放,據測算挖礦時間將持續“數年以上”。
訪談過長,依然建議全文閱讀,以便深入理解FT設計思路。希望投資者在全文閱讀后,能夠初步得出自己對FT的基本判斷,而非在大潮帶動下沖動投資,抑或被市場情緒影響人云亦云。
以下根據對話內容編輯,有刪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