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
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全社會積極行動起來,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建設森林“碳庫”,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穩步提升。
今年4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位于
北京市朝陽區東壩中心公園的植樹點,同首都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既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植樹造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業,要一以貫之、持續做下去。
既在廣袤祖國大地上種下片片綠色,也在廣大人民心中播撒綠色種子。從現場植樹,到“碼上盡責”“云端植樹”,人們踴躍參與義務植樹活動。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擴展到8大類50多種,實現全年化、多樣化、便捷化。
眾人植樹樹成林。“十四五”以來,全國每年完成國土綠化超1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4.02%,森林蓄積量達194.93億立方米。全國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連續多年保持“雙增長”,中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2021年,全國林草年碳匯量超過12億噸,居世界首位。綠化地球家園,改善全球氣候變化,中國貢獻贏得世界贊譽。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