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興衰關系著發展全局,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新一季“思客講堂·黨校公開課”推出《以“理”服人丨高質量發展“縣”在進行時》,八位黨校青年教師帶你解鎖中國縣域發展的“韌性密碼”。本期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講師韓融,講述 “雙碳”背景下縣域高質量發展如何“碳”出新路。
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韓融。
如果說最近兩年有什么熱點、熱詞、熱議的話題,我想“碳達峰碳中和”一定是榜上有名。在縣里面調研的時候,我經常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總體感覺,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和實踐上的疑慮。比方說,有的地方就認為,減排是要花錢的,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不想減”;有的地方又苦于找不到切口和抓手,所以“不會減”;還有的地方覺得這件事是全國層面的大事,不是小縣城的“必答題”,我們“減了也沒有什么用”;有的又過于激進了,主張“先減了再說”,因此層層加碼,設置不合實際的所謂提前達峰目標。“不想減”“不會減”“減了也沒有用”“先減了再說”,這些都是認識上的誤區。認識上的誤區就會帶來實踐上的疑慮。那么,到底該怎么去消除這些誤區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