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graph是以基于DAG網絡來搭建的一種數據結構和共識算法,但Hashgraph有著自己的控制寬度的方式,而且每個點可以有兩個父節點。在Hashgraph網絡中,只有獲得準入的節點才有發起事件(Event)的權利,事件即為交易數據的容器,所有發起新事件的工作都需由這些節點完成,通過非鏈式結構無需競爭即可同步出塊,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共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控制了帶寬的同時,做到了真正的“Blockless”。據稱能夠實現超過25萬TPS,是低交易費、去中心化、無需挖礦的互聯網底層信任網絡。
Hashgraph的數據結構示意圖如下,其中,Alice、Bob、Carol、Dave、Ed分別是五個有發起事件權力的節點,每個圓圈是一個事件,由節點在接收到八卦時創建,越靠近下方的越早發起的事件,越靠近上方是越新的事件。
Hashgraph開創性地在公鏈環境下做異步BFT共識,傳統BFT的一大問題是消息復雜度太高,大量消耗系統的網絡帶寬,無法很好的應對動態網絡。這里Hashgraph引入了傳統Gossip Protocol,并加以獨特的創新,另外再加上虛擬投票機制,這樣在需要共識的時候不會引起突發大規模消息傳遞風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