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我國華北多地遭遇強降雨,降雨量打破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此次華北地區強降雨最大小時降水量111.8毫米(
北京豐臺區),最大降水量1003.3毫米(
河北臨城縣);日降水量16站突破歷史極值。極端的強降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給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失。
在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影響下,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氣候風險日益突出。近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7月全球氣溫創下新高發表聲明時表示,“這僅僅是個開始,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全球沸騰的時代到來了。”IPCC發布的第六次科學評估報告(IPCC-AR6,2021)指出,持續的全球變暖將進一步加劇全球水循環的異常,更熱、更旱、更澇等極端現象將更加頻繁并成為新常態。
在此背景下,城市因人口密度大、經濟集中度、熱島效應強等特點,更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成為極端天氣事件的重災區。在此背景下,城市需重構自身的自然災害應對體系,以適應不斷加劇的極端氣候環境,保障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城市功能的基本正常運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