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的王英才,今天非常榮幸能作為優秀黨員代表發言,我匯報的題目是“敢為人先、敢于擔當、敢于創新,努力做好長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不怕困難,敢為人先,堅決落實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
長江大保護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十四五”期間,長江大保護的主要任務已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轉變。
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任務,也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不僅國內外無案例和經驗可供參考,而且國內水生態保護相關工作基礎薄弱,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相關的標準規范也未建立。此外,還涉及多個部委以及流域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協調難度非常巨大。
我們在對長江上百個地市進行規劃調研時,發現大部分地市對水生態保護重視不夠,仍然停留在污染防治的思路上,要想實現“十四五”水生態保護修復目標,必須要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于是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我主筆撰寫了《關于推動建立長江流域“十四五”水生態考核機制的建議》,政策建議被中央領導批示采納。我希望借此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水生態考核之路,保護好中國的水生態環境,講好中國的生態環保故事。
科學嚴謹,敢于擔當,堅持求精求真的工作態度
為完成長江水生態考核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部第一時間組建工作專班,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研究建立長江水生態試點考核機制。
雖然制定水生態考核相關技術文件難度很大,但我堅定信念,履職盡責。三年來,為了制定出適合于長江流域的水生態考核試點文件,專班系統總結已有監測、評價方法的優缺點,去粗取精,反復比較,逐個論證。為了篩選建立適合長江流域的指標體系,我深入長江流域典型水體開展實地調研,參與召開幾十次規模不等的專家咨詢會與討論會,廣泛聽取意見。
使命在肩,義不容辭。在難題面前,我不斷挑戰自己,知難而進,堅決完成任務。為了核實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水生植被覆蓋度本底值,我對有爭議數據逐一找到文章原作者進行溯源求證,去偽存真,務求精準。
統籌兼顧,敢于創新,支撐流域高質量發展
入黨近15年,我始終不忘初心,努力用所學知識服務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工作中做到高標準、嚴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環保鐵軍精神。
我充分吸收以往水質考核的經驗,大膽對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進行創新,針對地方反映的水生生物物種數容易受自然因素影響年際波動較大的問題,帶領團隊創新提出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采用三年數據的并集,允許綜合評價結果年際之間有合理的波動范圍,這個方法既減輕了地方對水生態考核的焦慮,也引導支撐地方更高質量發展。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剛起步,但我相信,在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在同志們的大力支持下,我一定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做好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為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