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碳標簽機制是一種表明農產品的碳足跡大小的標簽制度。農產品在生產、加工、流通環節過程中,既會發生消納、轉化二氧化碳,又會節能減排,還會產生一定的溫室氣體排放。(1)由有資質的相關評價機構對生產、加工、流通環節按照相關流程和標準進行測算和評估,實行碳足跡綜合評價,計算出排放量大小,進而測算出碳匯的數量規模。(2)由有關專家組進行評議審核。(3)由相關部門審核驗收。(4)向相關農產品生產主體發放碳標簽。農產品碳標簽,是農產品生產主體對此農產品碳匯收益權的憑證,體現該農產品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減排固碳的情況,表明該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碳匯的數量。碳標簽農產品生產者可以憑借農產品碳標簽獲得價格溢價收入,可以通過農產品碳標簽獲得綠色信貸等
金融政策支持,可以通過農產品碳標簽核定出的減排固碳量參與
農業碳匯交易獲得收益。農產品碳標簽制度,是引導
低碳生產、促進低碳消費的重要措施,是生態產品標識制度的創新,是促進農產品生產向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導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