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
根據碳抵消產生方式和機制管理方式,可將碳抵消機制分為國際性碳抵消機制、獨立碳抵消機制及區域、國家和地方碳抵消機制三類。不同的碳抵消機制所覆蓋的行業有所不同,共有 19 個抵消機制林業碳匯行業,占據全球總量的 73%,位列所有行業第一位
水電、風電和甲烷利用是CCER減排量產出的前三甲類型。這說明在同樣條件下,水電、風電和甲烷利用是更利于產出減排碳資產的領域。同時,有七個項目類型領域未獲得減排量備案,這應該是相關領域項目缺乏、減排情況復雜和CCER開發技術欠成熟等
全國碳市場運營后,火電企業的碳排放配額交易在全國市場進行,其他行業的碳市場繼續在試點地區運行,全國碳市場將擇機增加新行業,但目前沒有時間表。 從2017年開始啟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進入收尾期。 11月2日,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