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索不達米亞,人們最早用黏土手工制品來計數。它們的大小一般不超過小孩的彈球,形狀與尺寸各有不同,有圓錐形、圓柱形和球形。
每種不同尺寸與形狀的黏土,代表的不同類型與數量的特定大宗商品:有鋸齒的圓錐體代表羊,橢圓體代表油,平行六面體代表麥子。
這套精心設計的代符計數法被用在這個農業經濟體中,就是為了記錄動物的數目或者莊稼的重量。
大概持續了一千年,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計數開始不再繼續使用一系列的代符,而是在柔軟的泥板上刻下這些代符。一只羊不再用計數盒里的圓錐代符表示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泥板上刻上和這個圓錐代符一樣的三角印記。這也是人類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
在書寫發明后不久,另一個巨大的改進出現了,人們不用再寫上5個綿羊符號來表示5只羊,數字“5”和“綿羊”這個類別分別有了兩種符號。
美索不達米亞的神職人員官僚,把用文字及數字有效記錄數據的能力,與標準化的時間單位結合在一起,建立了記賬這種社會型技術。這樣一來,數量就可以通過資產負債表上的存量與利潤表上的流量記錄下來。
這套系統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就和如今在大企業中的功效一樣。你能想象人們從上學就要學的兩門科目:數學,語言(語文/英語),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基礎影響最大的兩個工具,而他們最早的的誕生都是為了記賬。
從這段歷史很容易看出,貨幣不可能是以物易物的產物。畢竟早在交換之前,人們已經創造了記錄資源分配的體系,以便于將物品在各渠道之間轉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