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2008年,天才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的白皮書,一個基于計算機的記賬系統。
10年間,人們在不屑中看著這個計算機生成的數字,從0漲到1美金,漲到100美金,最高漲到20000美金。人們開始質疑,這樣一個數字,到底有什么價值,背后是誰操控的騙局,還是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
其中,抵制的人還給比特幣們起了個很通俗的代號——空氣幣。因為比特幣的代碼是開源的,人們隨隨便便可以再發行第二個比特幣出來。(這一點無力吐槽,就像兩幅《蒙娜麗莎》放在面前,我相信你一定會選擇達芬奇的真跡,畢竟真跡價值千億,贗品兩塊一幅。)
而且人們認為,比特幣沒有“內在價值”,他不能拿來吃也不能拿來蔽體。最重要的是,比特幣沒有國家認可,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意味著它有可能歸0。
當談到這些比特幣的問題的時候,不妨把文字中的“比特幣”都換成“黃金”,你會發現也都能說通。
因為黃金本身也沒有內在價值。
也許你會說黃金的工業價值,但是黃金在被當做貨幣的前幾千年里都是不用于工業的。而且它的工業價值遠遠低于其價格,因而在工業領域應用也較少。
黃金也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另外,其實將法償性和強制性作為評判標準,也是極沒水準的,國家也是可能滅亡的,歷史上朝代更替了那么多次,你拿著交子(歷史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北宋時期的四川地帶)去找人民銀行兌換當時的白銀試試。
沒錯,按照“比特幣是空氣幣”的邏輯,黃金才是不折不扣的空氣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