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
在“幣圈”,從“欣喜若狂”到“哀鴻遍野”可以是分分鐘的事。暴漲暴跌的價格、天花亂墜的謊言、精心編織的騙局……這些充斥“幣圈”的亂象讓不少持幣人容易落入犯罪分子布下的陷阱。虛擬貨幣到底有何“魔力”,怎么就成了“犯罪新寵”?
去年以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持續被炒作,價格暴漲暴跌,引發投資者哀嘆、圍觀者唏噓。近日,有媒體對虛擬貨幣市場進行跟蹤調查,結果發現,一些比特幣“礦場”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數據中心”的幌子瘋狂“挖礦”,使得耗
應用才是區塊鏈的本質意義。正是因為應用,我們才會在數字貨幣身上認識并且發現了區塊鏈的存在和巨大作用。這會給人一種錯覺,即發幣或者ICO是區塊鏈的唯一且有效的應用。于是,當區塊鏈的風口開啟,我們看到的是一場以發幣或者ICO為代表的新
據玖富研究院消息,近日,人民大學智能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表示,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都是中立屬性。任何一個商業模式,企業,或行為,更多的要看它的價值,它所產生的外部性是正的還是負的。當所謂的空氣幣,或一些炒作的概念被擠出
在最新一輪的區塊鏈熱潮中,筆者受邀參加了不少會議,既有BAT企業的應用分享會,也有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產業研究院主辦的專題會議,還接觸了不少打“區塊鏈”概念的企業。筆者感受到了社會各方對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熱情
我國尚未建成打擊涉“區塊鏈”詐騙的完備治理體系,這方面的工作應當加緊進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首次在制度層面進行了規范。有必要抓緊完善相關法律,以明確的法律法規對涉及區塊鏈的相關行
11月20日,金融時報發表題為“學習區塊鏈首先從防騙開始”的點評文章稱,區塊鏈首先是一種門檻不低的技術,不是人人能隨便參與的,更不是輕松“撈錢”的金礦。即便想要參與區塊鏈行業,也應該先學習,而學習應首先從防騙開始。 文章表示,近來,不少沉寂許久的“區塊鏈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呂本富:在2018年5月份之前,在國內炒幣還是非常瘋狂的。隨后央行發布了一個通知,明確宣布在中國大陸炒幣是不合法的。那么現在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空氣幣、歸零幣、傳銷幣?所謂的傳銷幣,根本沒有上交易所,完全是假的,和區塊鏈沒什么關系。所謂歸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區塊鏈技術也是由比特幣推導而來,但兩者并不相等。換句話說,比特幣與區塊鏈更像是雞與蛋的關系,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很難說清,可以確定的是從比特幣中孕育而來的區塊鏈技術,在發展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