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產品碳足跡國際標準的發展歷程和相互關系如圖所示。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2006年發布了ISO14040,ISO14044兩個標準,為生命周期評價(LCA)的提供了基本框架結構和概念,為其他碳足跡的核算以及核算標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008年發布的PAS2050,將生命周期評價(LCA)概念引入后,又對溫室氣體(GHG)的排放與消除過程進行了一定的細化,在舊版的基礎上,PAS2050(2011)又新增了補充要求,這些要求有助于加強PAS2050與其他標準的一致性。PAS2050指南與PAS2050的關系就像是ISO14044與ISO14040的關系一樣,前兩者都是在后兩者的基本框架和原則下,又進一步提供了關于具體內容的詳細補充與操作指導。PAS2050本身內容己經比較詳細,PAS2050指南則是按照實際計算和操作處理的先后順序及具體方式給出更詳細清晰的指導。
2011年出臺的GHGProtocol,借鑒了PAS2050(2008)的內容,并且同樣增添了補充性的條款要求,同時還細化并強調了一些被ISO14044和PAS2050忽視的概念闡述,如關于產品“功能單位”以及“基準流”詳細定義方式和概念等。PAS2050以及GHGProtocol在系統邊界設定步驟上(即是否考慮和核算某項排放、過程與貢獻時),同時要求:不僅要根據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CA)來設定,同時應當考慮“歸因過程”(attributable process),即依據歸因方式(追溯排放的起因和源頭)而非僅僅采用結果方法(僅依據最終的排放結果)來設定系統邊界。
2013年正式出臺的ISO14067,從最初構建到正式出臺歷時4年,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依據PAS2050標準發展而來,最初草案是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US0/TC207)在2009年6月提出,而后2012年10月,ISO官方網站上公布了國際標準草案版。ISO14067的主體部分是依照ISO14040和ISO14044提出的生命周期評價的基本步驟和框架,其中有兩個小章節則部分引用和參照了前面所介紹的兩個標準:“特殊過程的處理”是來自于PAS2050(2011),“回收分配”是來源于GHGProtocol。從整個產品碳足跡的發展歷程看來,在ISO14040和ISO14044提供的生命周期評價的基本框架和原則之上,PAS2050首先提出來專門針對產品碳足跡核算的相關規范,可視作產品碳足跡標準的始祖。GHGProtocol則是在前面兩者的基礎上,更加完善補充了前面兩者的不足,主要目的為企業,公司核算產品碳足跡的提供詳細指導和規范,相對來說,更加針對性服務于企業的商業目標。在前面三個碳足跡標準的基礎上,ISO14067出臺,其步驟和結構實質上與生命周期評價(LCA)基本一致,內容上部分參考了前面的三套標準,不過它的出臺與發布使得產品碳足跡核算的全球影響力得到了提高。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