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氣候變化就想到“減碳”?想到“環保”就覺得只有“責任”而無“經濟效益”?認為減緩氣候變化與自身利益距離遙遠?
“是時候關注甲烷控排了。”美國環保協會(EDF)副總裁、
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在接受《
金融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甲烷控排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改善空氣質量,而且具有經濟效益。近年來,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甲烷控排,制定了階段目標、推進控排行動,在甲烷監測與核算方面獲得快速發展。
這一問題也得到政策層面的高度關注。4月2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11部門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提出,要重點制定修訂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監測方法。
記者了解到,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是溫室效應超過二氧化碳數倍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控排是減緩全球變暖的關鍵策略之一。而相比在全球廣受重視的二氧化碳控排,甲烷控排在國內外亟須更多的關注和行動。當前,甲烷控排的目標和計劃有哪些?甲烷排放量化的現狀和進展如何?甲烷控排的重點和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利用市場機制實現甲烷控排與經濟性回收利用?秦虎在專訪中回應了上述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