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碳市場首日成交410萬噸后,交易量持續走低,市場交易不活躍。而且大多數交易臨近交割期才進行碳配額買賣,75%的交易發生在履約前夕,“潮汐”現象明顯。
試點市場規模更小、流動性差。2015年7家市場總交易量只有2900萬噸。2016年發改委發布啟動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的通知后,交易量有所放大。從各個市場來看,
廣東碳市場累計成交量與全國碳市場規模相當。此外,除
湖北成交量稍大外,其余市場交易量均很小。
交易不活躍,還體現在集中于配額清繳月份附近,其余時間成交很少。以
上海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為例,碳排放交易顯脈沖狀態和周期性,除了清繳月份外,其余成交非常少,全國碳市場的日成交量要高于上海碳市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