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不是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路線之爭,而是數字經濟這一列高鐵如何接入信任能力,帶動最核心的數據資源流動起來,所到之處都能帶來協作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如云沃客這樣的公司,代表了物理世界的生意最天然的分布式網絡現狀,當它走在數字化道路上,最終需要用多種數字技術來解決問題。
第一步,上鏈要像上網一樣簡單。
這是螞蟻鏈從2016年到2019年的使命,最重要的成果就是
區塊鏈底層平臺BaaS,大幅度解決了區塊鏈的易用性。
2018年,是螞蟻鏈技術團隊最痛苦的一段時光,他們要把技術落進場景跑起來。第一站選擇了產業鏈復雜度非常高的領域——跨境匯款,
香港用戶可以用港版支付寶AlipayHK通過
區塊鏈技術向菲律賓錢包Gcash匯款,一位菲傭實現了從香港轉賬到老家的速度縮短為3秒,要知道,過去一筆家庭生活費的兌付要花去十多天。
這無異于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款App迎來了千萬日活的一天。在此之后的半年,他們又磕下了15個場景。
2018年10月,伴隨規模化產業場景的增加,數據交互的安全性成為下一步目標。“對產業用戶來說,數據不能大白于天下,產業鏈各方需要在可用不可見的前提下完成協同任務。”這對于很多數字化轉型對供應商來說,都是一座難翻的大山。螞蟻集團螞蟻鏈技術總監閆鶯的任務,是在這座山中開一條“隧道”。
螞蟻集團數字科技CTO張輝提出一個構想——去嘗試自主可控軟硬一體的做法。對客戶來說,數據是寶庫,如果能有一個自主可控的硬件搭載著軟件服務,可能才是最具有安全性的解決方案。
“為找到合適的TEE來嘗試軟硬一體的做法,每天都在發愁,有天在電梯里打電話,和同事討論各種廠家選項,沒什么解法。”閆鶯說,“沒想到,走出電梯,一位螞蟻硬件團隊的同學跟我說,你需要什么硬件支持,我可以來幫你。”
接著,來自螞蟻硬件團隊、阿里云、平頭哥的同事陸續都加入進來。“我剛加入螞蟻不久,一個設想得到這么多人的幫助響應,那時候覺得迎來曙光一般。即便到現在回過頭看,仍然覺得這事兒只能在這里才會實現。”
兩年后,螞蟻鏈推出隱私計算一體機——一臺基于國產硬件和操作系統的產品,結合自主軟件平臺實現整體的對外輸出能力。其中集成的技術包括海光CPU,華為鯤鵬服務器,UOS操作系統等。
螞蟻鏈的
供應鏈金融應用第一次“通路”了,這是全鏈路隱私保護第一次成功運行。閆鶯說,“當時興奮極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