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景廣闊,但事實上落地項目不多,學術研究機構也處于剛剛成立階段。不過,試圖炒作
區塊鏈概念而謀取利益的機構卻越來越多,從打著
ico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的民間機構,到蹭區塊鏈熱點以提振股價的上市公司,不一而足。
區塊鏈概念股近期一度表現搶眼。迅雷、人人、暴風等互聯網公司紛紛宣布引入
區塊鏈技術。例如,1月2日,人人公司(NYSE:RENN)發布RRCoin白皮書宣布將涉獵區塊鏈,在1月2日和1月3日,其股價連續兩天累計上漲76.3%;去年10月,迅雷(NASDAQ:XNET)宣布開挖“玩客幣”后股價一路飆漲,最高達27.00美元/股。
不過市場也對玩客幣產生了一些質疑的聲音,稱玩客幣與監管打擦邊球。1月12日,中國互聯網
金融協會就發布防范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并點名迅雷“鏈克”(原名為“玩客幣”)模式存在風險隱患,將“鏈克”定性為變相ICO。
互金專委會表示,虛擬
數字貨幣作為新技術與新經濟模式的融合產物,因其本身的發展以及各界對其認識尚不充分,交易價格易受各國政策、技術更新、人為炒作等因素的影響產生劇烈波動,請投資者注意防范風險。
“我們看到最近區塊鏈技術蓬勃地發展,但是我在這里借著這個機會也希望所有發展區塊鏈的企業一定要關注好風險、控制好風險,一定不能造概念、造模式來欺騙金融消費者。”1月25日,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霍學文在2017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上指出。
今年以來,互金協會、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已經多次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認清虛擬貨幣、ICO、虛擬數字資產交易以及相關業務本質,增強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在中國國內監管日益完備的環境下,部分平臺將業務活動轉移到中國境外,有部分社交平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為這些業務提供服務便利,公開誘導不具備識別能力的公眾繼續開展高金融風險業務,甚至出現演變為跨境非法集資、跨境洗錢、跨境金融詐騙、跨境傳銷、非法交易、侵犯個人隱私、操縱市場、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犯罪行為的傾向。隨著各國政府監管力度加強,部分境外機構存在被所在國政府強制取締的風險,部分境外機構因存在明顯的技術風險、合規風險已被限制訪問。在這種背景情況下,境內金融消費者轉向境外機構參與的業務將面臨確定的風險。
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依法合理規避金融風險,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充分了解相關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理性評估投資風險,不得參與跨境非法集資、跨境洗錢、跨境金融詐騙、跨境傳銷、非法交易、侵犯個人隱私、操縱市場、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犯罪行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