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可持續投資,遠離碳足跡過高的公司,投資者需要有合適的風險指標和措施。在這類指標中不僅需要描述對企業
碳排放的定性影響,還需要描述其碳排放的定量影響。此外,在采取適當措施的情況下,投資者還需要有助于優化投資組合的策略,以對沖風險措施預測的風險。
股市中需要認真對待綠色和環境透明度,而不是基于公開交易基金或指數的研究,因為這些基金或指數往往將自己標榜為比實際情況更
低碳。
例如,一只基金可能確實會限制其對碳密集型行業的敞口,但同時主要投資于
金融股等。誠然,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對一小部分溫室氣體排放負有直接責任,但比起那些處于減排最前沿的公司,人們可能不會想到金融機構。在公司層面,公司可能只披露部分信息,強調公司表現最好的環境層面,而忽視公司表現不佳的環境層面。例如,汽車制造商可以僅報告其范疇1的GHG排放,但可能不會披露其范疇3的排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