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指出,2006-2015年的平均溫度比1850-1990年的平均溫度高0.87°C,這意味著人工溫室氣體每十年使溫度大幅升高0.2°C。
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海平面上升、極端溫度以及降雨和干旱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例如,2022 年,歐洲經歷了歷史上最熱的 6 月至 8 月,由此產生的高溫和野火導致 1000 多人死亡。美國也經歷了 40 年來最寒冷的平安夜,一場風暴導致 50 多人死亡。因此,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當務之急。
為防止氣候變化對人類造成災難性影響,IPCC提出了將工業革命以來氣溫上升控制在1.5-2℃的計劃。要將氣溫上升控制在 1.5°C,到 2030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減少 45%,并在 2050 年之前實現凈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等于碳匯)。碳中和是碳減排的第一步減少,因為它有助于消除個人、活動、公司甚至國家的
碳排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