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采用工作通證模型的項目,開發團隊并不需要擔心通證的分發,因為用戶根本不需要購買通證。在閑置的計算、存儲、帶寬資源方面尋求收益的服務商,將會搞清楚如何相對快速地利用閑置的資源賺錢。像AwesomeMiner這樣的服務將出現在基于工作通證的標定協議中,這些協議可以將某個服務商的資源動態地分配給最有利可圖的網絡。1protocol已經開始著手這樣做了。
不幸的是,BME模型并不具有跟工作通證一樣的優勢,采用BME模型的系統仍然需要先把通證發到足夠用戶手中,他們才能夠使用網絡服務。
服務價格
在使用工作通證的網絡系統中,服務的單價根據網絡的級別來設定,個體服務商無法設定價格。相對于Filecoin的自由市場模式(每位礦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自主設定價格),看起來沒有優勢。實際上在Filecoin網絡中,也存在競爭,只不過競爭不是存在于同一網絡的服務商之間,而是在不同網絡的服務商之間。就像亞馬遜和谷歌,對于在它們的云服務器中存儲1GB數據,兩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價格。
在BME模型的
區塊鏈網絡系統中,每位個體服務商都可以自己設定價格。
網絡治理
對于采用“通證作為貨幣”模式的通證,許多開發者認為用戶在網絡治理方面會行使投票權,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用戶一般不愿意長期持有通證,因此他們也不會投票參與網絡的治理。如果你只打算持有通證十秒鐘,為何要花時間去投票處理網絡治理問題呢?
工作通證模型將基于股份占比的投票完全轉移到市場供應端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像傳統的股東可以投票決定公司應該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里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工作通證模型很像是在分散股權。
在BME模型中,通證仍然充當著流通貨幣的角色。相對于沒有采用BME模型的專用支付
數字貨幣,目前尚不清楚BME模型對基于股權的投票治理模式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網絡效應
這些模型都不會對“通證作為貨幣”模型的網絡效應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實用型通證的網絡效應不是基于通證的流動性,而是基于其協議的內在本質。例如,0x的網絡效應不是基于ETH和ZRX之間的流動性,而是基于使用0x協議的所有交易對的全球流動性池產生的網絡效應。如果ZRX通證采用BME模式,全球流動性池不會因此而變化。同樣,Filecoin的網絡效應近似于log(n) (呈指數性變化,每個礦工的邊際價值在網絡接近全球飽和度時會有所下降),采用工作通證模型或專用支付通證模型,實質上不會有太大差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