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暫時的性能優勢對公鏈而言也遠非決定性的。
在
以太坊大會現場,一位傳統IT行業的開發者告訴鏈捕手,如果他未來要開發
區塊鏈應用,的確會優先考慮采用傳統開發語言的公鏈,但最主要還是取決于公鏈的社區以及用戶量。Achain創始人崔萌也曾向鏈捕手表示,技術社區一定是未來
區塊鏈生態的制高點。
從技術社區的現狀來看,以太坊無疑仍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據本次以太坊大會官方統計數據,目前67.3%的開發者最為關注以太坊技術,隨后分別是
比特幣、超級賬本、EOS等項目,其余
區塊鏈項目合計只占3.1%。而在鏈捕手此前對多條公鏈的采訪中,對方均表示在目前主網尚未上線的情況下,暫時只有數十人不等的第三方開發人員。
「畢竟以太坊的生態最為成熟,而且我們自己的生態要建設起來還要有一定的時間周期,目前公鏈底層技術的瓶頸至少在一年之內對我們沒有影響。如果以太坊網絡未來能優化好,我們就接著在以太坊上做開發,不行就在其他生態更為成熟的公鏈做開發。」My
token創始人郭楠告訴鏈捕手。
因此,各大公鏈們在生態營造和激勵方面也在苦下功夫,通過投資、開發者激勵計劃等手段爭奪開發者和應用。以星云鏈為例,該公鏈在3月底主網上線1個月后即宣布拿出46萬NAS鼓勵社區開發DApp,開發者上傳合格DApp即可獲得獎勵。據一位參與該激勵計劃的開發者預估,目前星云鏈上的DApp數量已經超過2000個。對于共募集721萬個ETH的EOS,其勢必也將利用龐大的資金量激勵開發者加入EOS生態。
據了解,六七月份是EOS等多條公鏈主網上線的時間點,如何憑借性能和開發優勢吸引到開發者后營造一個繁榮的開發生態,或將決定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以太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