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創作者經濟,就不得不談到DAO。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發展催生了Web3的創作者經濟,它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匯聚一堂進行創作。在 DAO 中,治理系統是由成員決定的,沒有外部股東要求榨取利潤的壓力,所有者也即參與者:創作內容、分發內容、消費和重視內容的人。
DAO是當下最適合Web3創作者經濟的組織架構。
DAO好比一個公司,但卻比公司好很多,甚至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取代公司,所有的DAO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去中心化非正式職位,沒有等級制度,無邊界組織。
或許有人好奇,創作者為何要建立或加入DAO?
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賺錢。DAO具有強大的飛輪效應,加入的創作者越多,流入DAO的資金就越多,創作者也能在追求自己創作的路上,得到更多的經濟回報。
不過,當前DAO的發展更多是以網絡社區為主,也面臨與傳統組織同樣的困境,如投票率低、長遠戰略無人思考、提案難以通過等。
如何在 DAO 中建立新的生產關系?是 DAO 目前的核心問題。
具體來講,就是如何有效地產出公共服務,如何有效地分配公共資源?這是所有的DAO都在面對的問題。
當前DAO主要采用Code is law(代碼即法則)為原生法律與治理協議,雖然Code is law 本質上是為DAO構建一種極度理想的去中心化狀態,人人依據代碼規則行事,無人享有特權,無需鏈下協商和任何額外權力。
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假定就是“人是自私的”。在經濟活動中,人的目標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放任人們自由行動的話,那危害系統的行為很快就會出現。
當DAO 規模較小時,信息比較容易被所有成員獲取,這種辦法是管用的,一旦人多了,很快面臨信息不暢、效率低下的問題。
如何能在保持DAO規模擴大的情況下,依舊保持DAO的共識、信息充分流轉、協作效率不減是許多DAO正在努力嘗試的方向。
此外,DAO并不完全去中心化。
今年九月,國內最大的DAO組織之一PandaDAO宣布解散,其Panda創始人對此表示:“PandaDAO在后期越來越像一個中心化組織,或者更像一個Web2公司,很多人都在問我意見、想法,希望我做出決定。”
“同時一個 DAO 應該是允許任何人自由退出和進入的,但我發現 PandaDAO 已經不是這樣了。比如要進入 Core 成員或者其他小組,會有一系列的審批程序,比較麻煩,沒有辦法自由地做貢獻,整個 DAO 非常的閉塞。所以我覺得解散對于它來說是最好的,也是目前我能夠做到的一個”。
DAO的本質是技術。在目前全球的完全分布式網絡技術,都只是原始初期情況下。技術高手們,都難以寫出“支持各類復雜管理事務,全自動運行”的系統。
當前Web3的創作者經濟,實際上從機制而言,并不如Web2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Web3還將不斷探索。
所以DAO的出現,更像是Web2與Web3兩者的“連接點”。
還有一個大家都會規避的問題,也是老生常談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理想中的Web3從政策監管角度而言,是近幾十年內難以實現的。
公鏈作為不可篡改,永久可追溯的公共網絡,不可能由某個國家或機構主宰。所以底層網絡上的生態實現不了去中心化,因為每個國家的Web3都要符合各國的監管制度。
這也并不意味著失去了機會,當前也有部分平臺采用節點托管方式上鏈,能夠永久記錄在
區塊鏈上。
即使Web3的創作者經濟仍在發展中,或許也會遇到許多問題,但Web創作者經濟的悄然升起,也昭示著“以人為本”的經濟時代不遠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