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我國碳普惠實踐逐漸增多,實踐創新領先于學界。目前碳普惠制度仍處于百花齊放的探索階段。我國一年
碳排放量目前接近120億噸,按3%-5%計算,碳普惠的減碳規模大約3-6億噸。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去年7月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如果按照當前每噸50多元的
碳市場交易價格,碳普惠產生的經濟價值達到百億元人民幣規模。
她表示,碳普惠不是“包打天下的金箍棒”,而是一種工具和手段,與交通出行、林業等具體領域的結合具有1+1>2的作用。從年輕人的視角來看,它具有社交屬性,提出了一種更有意思的減碳方式。“隨著納入碳普惠的領域越來越多,場景越來越豐富,協同作用越來越大,公眾都行動起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會貢獻非常可觀的減碳效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