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其實是一種數字化和文化產業的關系。”
論壇上,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從文化產業轉型角度,分享了自己對元宇宙的看法。
在熊澄宇看來,元宇宙不是一個新事物,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發展出的新定義,準確來說,就是“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創造出來的虛擬空間和我們生活的物理現實空間的融合”。
北京壹天文化董事長、“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少兒科幻星云獎”的聯合創始人陳欣對元宇宙也有自己的理解。“元宇宙應該是一個集成,是
人工智能升級的集成,是IP集成,也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集成,我覺得這種集成構成了元宇宙的世界。”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
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表示,元宇宙就是數字化、智能化的高級需求。聯想集團已經把元宇宙定義為公司未來新業務的方向之一。“我們的規劃是面向行業需求為主,研發基礎核心技術,構建一個元宇宙預制板,重點是空間計算和虛實聯動。”
在毛世杰看來,元宇宙并不是要構建一個平行世界,它最終仍然要落實到實際應用中,提高人和機器的決策能力、協作效率。
在元宇宙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陽認為有兩條路徑,分別是偏文旅類的元宇宙和偏工業、產業的元宇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