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科幻或許就是今天的科技。”熊澄宇表示,“元宇宙虛擬空間和現實物理空間的這種融合,正在給文化產業轉型帶來更多想象,引領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他進一步闡釋,元宇宙技術可以作用于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全部感官,具有知識產權的屬性,這也讓數字文化產業掌握了最富活力的創新驅動。
“元宇宙有非常巨大的價值和潛力。”毛世杰舉例,它可以構建一個數字工廠,在虛擬的數字工廠中做各種仿真、推演,從而實現真實世界里難以實現或者成本很高的應用。
元宇宙離我們并不遙遠,可以實現元宇宙應用場景的領域非常寬廣。目前,已經有很多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包括傳媒領域、智慧城市、鄉村振興、文旅場景等。
面對元宇宙的蓬勃發展態勢,
成都乃至
四川如何抓住機遇?近日,成都發布《成都市培育元宇宙產業行動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將著力構建完整的成都元宇宙產業鏈。
對此,
沈陽認為,四川尤其是成都所擁有的獨特文化和科技氣質,是發展元宇宙的突出優勢。他表示,四川有三星堆、大熊貓等國際知名IP,偏文旅類的元宇宙將會在這里得到很好的發展;工業和產業元宇宙方面,四川高科技產業眾多,將為其提供很好的應用場景。
記者了解到,四川天府新區元宇宙產業協會已圍繞會展、生命健康、
人工智能、數字藝術、文學創作等12個領域,成立了12個元宇宙研究院,旨在更好地推動元宇宙在更多領域落地應用,鼓勵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探索元宇宙生態,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明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