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汽車加上大數據,就有了車聯網的概念。車聯網概念引申自
物聯網,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國家信息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鄔賀銓在世博會主題
論壇上指出,由“物聯網”衍生的“車聯網”,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
而從一個更為細化的維度來看,如何用車聯網數據更好的服務汽車后市場產業鏈條上的各個節點在現階段更為落地,而在這之中
區塊鏈技術能夠在哪些方面去解決汽車行業的固有痛點是值得討論的。為此,金色財經獨家專訪了駕圖公司總裁葛建東。
數據安全與數據覆蓋面——阻礙車聯網行業崛起的兩座大山
葛建東謙稱自己是“鏈圈新人”,但在車聯網圈,他是名副其實的的“老人兒”。從2008年創辦駕圖至今,已經在車聯網行業深耕了十數年,在葛建東心里,能衡量這十年時間價值的數字有幾個:上百萬用戶、40%日活,葛建東表示這已遠遠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駕圖在傳統車聯網圈可以稱得上是頭部企業”。用葛建東的話說,對車聯網最直白的解釋是想辦法讓車連上網,這其中收集數據是基礎,怎樣通過篩選、處理讓繁雜的數據變成各端可用的數據并產生價值才是核心。
車載終端Kartor、APP與云平臺是駕圖的三大核心構成部分,對保險公司、4S店等B端客戶來說,駕圖提供量身定制的云平臺接口,按客戶類型輸出篩選處理過的數據,“數據收集本身對于保險公司、4S店來說并不是難事,他們自己也嘗試過大數據收集,但原始數據過于雜亂,并不是一下就能用起來的,因此駕圖最核心的價值除了數據池,還有數據處理能力。”對C端用戶即駕駛者來說,Kartor與APP實現了數據的上傳與下載,基于用戶授權上傳的數據維度提供不同的服務。
但是車聯網行業的大數據產品在推廣過程中,面臨著大數據在其他行業應用時出現的相同痛點——數據安全問題與數據覆蓋面問題,在遇到IOV基金會與Higgs Block之前,葛建東并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