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角度而言,一家優秀的
數字貨幣交易所應該至少具備以下條件:(1)安全性高:資金安全和信息安全;(2)平臺流動性好:交易量和交易深度;(3)交易費用低;(4)交易速度快,用戶體驗好;(5)有足夠豐富的交易對;(6)沒有資金限制(如限制提幣/或放緩提幣速度);(7)支持多種衍生品;(8)可提供API接口 。
因此,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要素資源體現在平臺安全、用戶體驗、流量、資金儲備、技術能力、
金融產品化能力等方面。從政府監管角度而言,牌照和資質也是交易所正常運行一大因素。
1. 監管和資質
各地政府監管政策是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命脈所在,政策的不利調整將給交易所的生存帶來系統性的風險。
2017年年初,人民幣對
比特幣的交易額占到全球法幣交易額的90%甚至95%以上。面對過熱的市場行情,中國政府多次發表風險提醒以及相關監管政策。從1月6日開始,央行33天內6次出手整頓比特幣市場。到了2月9日,OKCoin,Huobi,
btcC三大平臺暫停比特幣提現業務。在此期間,OKCoin,Huobi,BTCC在全球比特幣交易的市場份額從95%以上下降到約20%。
數字貨幣是一項新興產業,各地政府監管措施仍處在摸索階段,政策的調整對交易所的生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圖:2017年1月-4月全球BTC交易市場份
數據來源:2017 Global Cryptocurrency Benchmarking Study, bitcoinity.com
除中國以外,日本、美國和歐洲國家均將數字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體系,數字貨幣交易所需獲得相關執照,在主管部門的監管下才能合法運營。
進入2018年以來,無論是亞太地區還是歐美地區,各地政府對交易所無證經營的監管日趨嚴格,資質和合規對交易所的生存越來越重要。
以日本為例,2018年3月8日,日本金融廳連發8道“肅清令”,成立了“虛擬貨幣交易從業者研究會”,并開出7張罰單,2家被直接關停,5家被要求整改。關停的理由是兩家交易所存在私自擁有用戶預存金和多次不履行用戶確認的交易等非法行徑,要求整改的5家交易所存在私自交易未向當局報備的幣種、交易系統漏洞頻發等現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