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國央行印發《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指出,要堅持“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
低碳、公平普惠”的發展原則。這是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之后,央行再度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綱領性文件。
1月26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強調到2025年,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
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投入巨大。根據2021年年報,多家大中型商業銀行在金融科技領域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繼續維持在3%左右,平均增速達15%以上。其中,平安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達到4.36%;交通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增速高達50%以上。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科技人員占比52%,研發費用24.23億元,同比增長24.62%。
“微眾
區塊鏈經過近七年的快速發展,已完成了在理念、技術、生態三個方面的積累,即將全新出發。當前,公平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
區塊鏈技術作為傳遞信任的機器,在這一新的機遇下,將致力于踐行ESG理念,構筑ESG可信基礎設施,為產業數字化提速,為可持續發展助力。”4月27日,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在以“新機遇·新使命·新出發”為主題的微眾區塊鏈品牌全新發布會上表示,微眾銀行希望未來能夠攜手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建
聯盟鏈開源生態圈,助力更多可信ESG實踐。
微眾銀行在ESG領域中的應用進展如何?將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踐行ESG等?近日,馬智濤接受了經濟觀察網的專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