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選擇有資質的
區塊鏈研發機構作為開發單位。為避免知識產權糾紛、代碼漏洞、“后門程序”等風險,在治理主鏈開發單位的選擇上,可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經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認證的區塊鏈研發機構中進行選擇。在此基礎上,優先挑選相關國家技術標準、安全規范的發起、編制單位,以便更好地融入國家標準。二是加快構建高安全性、高擴展性的治理主鏈。根據城市治理的需求,在安全性、擴展性和去中心化之間做出取舍,以高安全性為底線,以滿足治理流程的高擴展性為剛性條件,科學規劃治理主鏈的共識算法、數據結構與運行邏輯,為各部門治理應用的接入和高效運行夯實基礎架構。三是以區塊鏈進行政務流程改造,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基于區塊鏈點對點數據交互機制,將治理符號轉譯為治理主鏈的智能合約代碼,并以智能合約代碼重構、簡化數據協同流程,以代碼自動核驗、智能執行代替人工干預和紙質證明,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和治理協同效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四是有序推進城市治理應用上鏈。參考
南京、
濟南、佛山經驗,首先探索上線區塊鏈電子證照平臺,以電子證照為錨,逐步打通不動產交易、企業登記注銷、社會醫療救助、婚姻登記、醫保報銷、
金融服務等應用。通過2~3年時間的建設,使城市治理應用能上鏈盡上鏈,最終實現“鏈上治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