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元宇宙元年的東風,不少機構盡管對此尚一知半解,但已經敏銳地嗅到了其中隱藏的巨大利益。在逐利思維的驅使下,各種元宇宙培訓班已經遍布互聯網,其中也可能存在以培訓之名行傳銷之實的現象。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相關規定,組織策劃傳銷、參加傳銷、介紹、誘騙、脅迫他人參加傳銷等,均為違法行為,將在不同程度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中,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者,在滿足刑法第224條之一的要件時,將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對于該罪的具體適用作了更為清晰具體的闡釋。無論是對于培訓者、還是對于受培訓者而言,都需要高度警惕涉嫌傳銷的元宇宙培訓活動。
此外,在NFT的法律屬性尚未明確的背景下,如果相關平臺過于盲目地開展與NFT有關的發行、交易活動,不僅可能導致民事與行政責任的追究,嚴重者亦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權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非法經營罪、集資詐騙罪、洗錢罪等刑事犯罪。這要求商業主體應更為慎重地參與到NFT的市場布局之中,通過構建系統的合規體系,規避相應的法律風險。
結 語
在過去的2021年,元宇宙引發了國內外各大互聯網平臺公司強烈的競爭布局,也激起了眾多互聯網用戶對虛擬世界的無限遐想。轉眼間,元宇宙元年已然呼嘯而過,但是這股元宇宙的東風不會停歇。據彭博資訊預測,到2024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美元;普華永道預測,到2030年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不過,元宇宙并非僅僅是資本競逐下的經濟業態,還涉及技術、倫理、道德、政治等多個維度。隨著元宇宙更加深入的發展,還將呈現出更多新的業態和新的問題。作為法律人,我們希望在元宇宙的“熱”潮之下,進行更多的“冷”思考,從不同層次的法律視角描述元宇宙發展的規范圖景。
(本文作者為
北京大成(
上海)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 董月英)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