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元宇宙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區塊鏈游戲和藝術品上鏈成為元宇宙的重要入口。基于
區塊鏈游戲的產業鏈正在快速發展,開發平臺、推廣渠道、游戲代練等產業鏈構成環節正處于迅速產業化的過程。以有“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為例,Roblox對元宇宙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其提供了“在娛樂中賺錢”(Play to Earn,P2E)經濟激勵模式,使得游戲在單純的娛樂和社交屬性之上添加了盈利預期,其經濟系統如圖3所示。
Roblox的P2E經濟系統存在著很大的改進空間。例如,用戶基本不能將虛擬資產進行直接變現,而其所創建和持有的虛擬資產的解釋權(包括對所有權和收益權的解釋)并不屬于用戶,而是歸屬于創建它的互聯網平臺。這也是元宇宙“大互聯網路線”不可長久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種經濟模式下的勞動協作范式也僅僅是一種過渡形態。數字經濟范式下“勞動”需要被重新定義。
在數字經濟范式下,很多工作不是由人去完成,而是由機器基于算力完成,這最早見于1999年被正式提出的“工作量證明機制”(Proof of Work,POW)概念,將工作量進行標準化,POW的理念在2009年被應用于
比特幣中,也成為公有鏈中最為經典的算法共識。POW的運行模式和分配制度生動地再現了數字經濟范式下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按勞分配制度:商品價值由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凝結而成;在數字經濟時代,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很大程度上并非由人類直接勞動完成,而是基于算力實現。標準化后的電力是全球通用的一般性商品,算力和電力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與生產方式相對應,分配到通證的數量與市場參與者貢獻的算力成正比例。
由于POW能耗大、數據處理慢等弊端,逐步產生了權益證明機制(Proof of Stake,POS)、委托權益證明機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有向無環圖(DirectedAcyclic Graph,DAG)等算法共識,但由此也誕生一個社會學問題,當大量重復性工作由機器完成時,人類去做什么?會不會產生大規模的失業問題?元宇宙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即人們通過在元宇宙世界從事各種活動,也就是在元宇宙中“勞動”產生價值,即所謂的“在娛樂中賺錢”(Play to Earn,P2E)。這本質上是一種形式的“人類工作證明機制”(Proofof Human Work,POHW),需要以自然人為單位投入時間和精力,并以時間和精力為核心元素進行“挖礦”。這符合廣義通證經濟的一個主要特征: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越來越高,人每天的時間只有24個小時,人的注意力成為相對更加稀缺的資源。事實上,以Axie Infinity等為代表的GameFi(即“游戲化
金融”)正在印證這一價值規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的反復,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對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部分居民而言,GameFi已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在全球范圍內,隨著數字經濟的深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DAO+Defi”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就業和協作范式。
在數字經濟范式下,“勞動”可定義為兩種范式:第一類是滿足社會使用價值剛性需求的一般性勞動,這種勞動可以由人完成,也可以由機器完成。隨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深入,由機器完成的比重越來越大。第二類是滿足人類心理價值需求的“準個性化”勞動,這種勞動一般需要由人完成,在一定的情景設定下完成相對個性化的勞動,以時間和精力為主要衡量變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