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上背景,歐洲央行一改之前的謹慎態度,積極開展數字歐元的概念設計和實踐探索事宜,數字歐元研發工作進入快車道:2019年年底,歐洲央行成立央行
數字貨幣工作組,并推出“歐洲鏈”的新概念項目,探索數字貨幣的匿名性問題;2020年9月,啟動數字歐元實驗,評估數字歐元分布式賬本、隱私和反洗錢、對流通中數字歐元的限制、最終用戶訪問四個領域設計技術的可行性;2020年10月,發布數字歐元報告,闡述了數字歐元發行的核心指導原則、潛在應用場景、法律基礎和技術路線等;2021年7月,數字歐元項目進入為期兩年的調查階段,旨在解決貨幣設計和如何分發給民眾的關鍵問題,該決定得到了德法等國的支持。
對數字歐元的發展歷程,可以從法律框架、實踐探索、技術路線三個方面加以概括。
(1)法律框架。數字歐元發行有一定的法律基礎,但較為薄弱。2018年6月,歐盟頒布《第五版反洗錢令》,將
加密貨幣業務與銀行、支付處理、游戲等服務歸為同一法律類別,規定銀行不能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為加密貨幣或虛擬資產業務提供服務,從法律層面規范并監督私人數字貨幣的使用。2020年,歐盟密集出臺了《
人工智能白皮書》《歐洲數據戰略》《歐洲新產業戰略》等文件,旨在確保歐洲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競爭優勢。之后,歐委會又推出了《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草案,強化對數字支付領域的反壟斷監管,規范
金融數據使用行為,為數字歐元的推出營造法治環境。
(2)實踐探索。歐盟成員國分別從概念設計、分發模式、跨境支付、隱私保護等方面展開了實踐探索。意大利銀行協會已經開始試驗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數字歐元,主要研究基礎設施和分發模型的技術可行性和可編程性如何用于區分央行數字貨幣與現有電子支付系統。西班牙負責快速支付系統的Iberpay與16家西班牙銀行合作,成功完成了概念驗證試驗,測試了未來數字歐元的不同設計選項。立陶宛央行將其基于
區塊鏈的數字紀念幣LBCOIN項目經驗應用于數字歐元的研究中,證明了分布式賬本技術(DLT)支撐的跨境數字歐元的可行性。法蘭西銀行與埃森哲、匯豐銀行等八家知名企業開展了CBDC試驗,旨在實現銀行間結算現代化,實驗結果將為數字歐元發展奠定技術基礎。荷蘭央行報告稱,該國正準備研發CBDC,并毛遂自薦要作數字歐元的試驗場所。
(3)技術路線。歐洲央行將立足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技術路線。數字歐元作為現金和中央銀行存款的補充,重點設計方向是面向個人和非銀行企業的零售交易數字歐元,旨在為公眾提供一種簡單、無成本、可信的數字支付方式。在運行機制方面,考慮到歐洲央行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提供交易監控、客戶分析、關系維護等服務,數字歐元將采取雙層運營模式。具體而言,央行負責發行數字歐元,以及運營后端基礎設施和保管交易總賬;受監管的支付中介機構負責支付服務和賬務維護等服務。為了應對數字歐元跨境流動帶來的匯率風險、貨幣替代和經濟犯罪等問題,歐洲央行嘗試利用多邊CBDC系統探索跨幣種、跨國交易的可行性,即多國央行數字貨幣間通過制定兼容或統一的標準(如監管框架、市場慣例、信息格式和數據要求等)、使用技術接口或通用結算平臺將系統互連,或者建立單一的多幣種支付系統達成跨境和跨幣種的互操作性方案。例如,法國央行、瑞士央行及一些私營機構共同開展批發型數字貨幣(wCBDC)跨境結算試驗,主要關注銀行間批發貸款市場。法國央行確信,該項目將能夠顯著提高支付效率、安全性和透明度。此外,數字歐元在設計上允許非歐元區居民獲得和使用,未來或可通過限定持有數量和制定回報政策,來避免資本流動和匯率過度波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